当前位置:清歌>其他类型>鹅的三国> 第二百七十章 暂无俸禄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章 暂无俸禄(1 / 2)

阳春三月,草长鸢飞。

细雨泞,张辽乘马行走在池阳的秦直道。

驰道与秦直道没什么本质区别,建造规格类似;但秦直道特指咸阳向北,如长城一样走山脊线,直通五原的那条驰道。

池阳周边的田地处于持续耕种、开垦状态,畜力稳定的情况下,军民会尽可能的开荒。

撒一把粟黍,秋收时怎么也能收获两三天的口粮。

只要保证粟黍生长期间,别让牛羊牲畜钻入地里祸害庄稼就行了。

以粟黍的强大生长力,它们会跟其他野草竞争生长。

谷物生长周期不同,所以自惊蛰以后,可以持续耕种……再不济,也能开地种植蔬菜。

张辽驱马赶路时,就见直道两侧已开始插扦种植桑树。

关羽见张辽放缓了马速,就说:“关中桑林寡少,大司马命各处搜集桑木,好扩大桑田规模。说是不利于开垦的坡地,就要种植桑树、栗树,以及桃、李、杏、梨。”

关羽如今与赤兔人马合一心神相通,说话间赤兔也降速:“前几日我回长安时,听人说林苑中发现许多葡萄,大司马已派人前往维护葡萄,待分蘖枝条后,会分发给吏民栽植。”

“葡萄?”

张辽也是见过这种相对比较奢侈的水果,雒阳繁华之时,其实也不缺葡萄。

但那个时候,张辽地位不是很高,吃的不算多。

看着眼前的插扦栽植的桑林,又见还有牛车运输河水,在浇灌护道桑林。

张辽忍不住长叹一口气,从他率部走河内,经轵关入河东时,就发现黑熊治下的郡县两级衙署处于封闭状态。

说来可笑,郡县官吏安排去耕种职田后,内部没有作乱的人,外部也没有入侵的人。

只能说王允三族、十万匈奴人的首级,以及尽数迁到关中的太原、河东从叛豪强的血泪,已让周围大大小小的势力学会了蛰伏。

尤其是内部混乱的黑山军,毫无迹象。

“云长,我来时听人说关中赋税颇重,怎么各处百姓乐于生产?”

“赋税确实有些重。”

关羽解释说:“仅仅关税之重,就让商旅、豪强诋毁不已。但是田税,目前已经厘清,民户田税从每亩四升到一斗。关中水利未能疏浚,所以今年田税统一为每亩四升。”

“那民户之外呢?”

“民户之外有隶户和军户,军户皆为大司马部曲,所受田地皆是大司马私田出租,每年税租三成,借用耕牛、耕具,税租四成。”

关羽见张辽疑惑军户的田租沉重,又详细解释说:“凡是军户,口赋皆由大司马出具;未来军户及妻妾子弟之口赋,算是免除了。”

征口赋,要的是五铢钱。

普通百姓就需要通过贩卖农产品或打工的方式赚取五铢钱,用来缴纳口赋。

民间五铢钱流通不畅,所以亭里之间征口赋时,是个长期的工作,从秋收后持续征收,按计划分期征收,将成年人每年一百二十钱分批征收。

口赋最大的作用就是统计实际人口,以及逼迫百姓出卖农产品或者去打工,增加他们与市场的互动。

一听关羽这么说,张辽立刻了然。

民户的田税虽然很低,但为了获取缴纳人头税的五铢钱,就要低价售卖农产品。

人头税都是夏收后开始征收,如果家里没有足够的五铢钱储备,那么为了获取五铢钱,只能贱卖。

这跟兖豫二州目前施行的户调制度类似,田税也很低,但田租很高;用户调规定的绵、绢帛代替了五铢钱,让绢帛有了货币意义。

但是一样的,许多百姓因为战乱,实际也缺乏织机,想要获取户调定额的两斤绵、两匹绢,就只能低价贱卖农产品,或者出卖劳动力。

黑熊这里没有参考曹操那里相对成熟的户调制度,反而积极恢复汉制,企图铸造钱币、恢复市场。

至于黑熊为军户们代缴的人头税,这部分钱肯定专款专用,不会交给郡县机构。

或许未来大司农衙署进行全国计的时候,军户的人头税会出现在账面,但不会作为可调配资源。

张辽想到一些朝廷的小手段,就问:“云长,那官吏俸禄如何发放?”

“如今关中吏民、军户,口粮消耗进行统算,并无实际俸禄发放。”

关羽也感到有些牙疼,但也清楚关中的储粮快要吃光了。

现在谁敢惹黑熊,黑熊就带人门去吃饭。

忙完春耕后,大概率要就食于野。

好在兽群充足,又充分分配了基层,真快饿死的时候,还是能靠吃肉撑过去的。

这跟过去不同,过去大范围缺粮的时候,底层百姓根本没有牲畜来垫底,这往往是豪强大姓垄断的资源。

还有就是,今年关中开春降雨正常……只要有水,那野外草木茂盛,吃草也能坚持两三个月。

如果降水不足,有旱灾的趋势,黑熊不可能束手待毙。

到时候大概率就轮到荆州人倒霉。

张辽听着皱眉,有些不相信:“自大司马八月出兵关中,至今已有七月,竟然没有俸禄?”

“嗯,最初只是战时口粮统筹分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