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其他类型>鹅的三国> 第四百三十九章 官爵制度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三十九章 官爵制度(1 / 2)

甘泉山,幕府。

外面冷风呼啸,崔州平披戴貂裘斗篷,正安静坐在壁炉前,一双脚搭在矮凳上烘烤取暖。

他手里端着焦糖奶茶,时不时的饮一口,这东西要趁热。

听到熟悉的脚步声,崔州平大饮一口,将剩下一层碗底的黑陶碗放在边上小柜。

掾属陈矫捧着一盘纸张资料走来,纸张宝贵,幕府内相对机密、宝贵的资料都选择用纸。

储存空间小方便密封、看管,也易于销毁。

“长史公,这便是职位爵禄法的初稿。”

陈矫奉上这叠资料,崔州平接过就问:“司直公何在?”

“仆遣人去宅邸询问,徐干等人皆是宿醉,难以言事。”

陈矫说完就后退两步,不见崔州平再问话,就退了出去。

崔州平则捧着《职位爵禄法》细细翻阅,他已经看过了许多次,总觉得这套法度虽然苛刻,但其中也有很大的利益。

一头凶猛无比的恶兽就潜伏其中,也支离破碎。

只要熟读法度条令,用时间经营,就能汇集碎片,将这头凶兽掌握在手里。

目前来说,秦汉以来士人入仕就两种,一种是地方上的属吏,不管是州吏、郡吏又或者是县吏,乃至是乡游缴、亭长之类,都算是属吏。

另一种就是主官,不管是郎官入仕,还是举孝廉入仕,又或者军功入仕,担任郡县或一州长吏。

所谓的门生故吏,往往都是这种长吏的属吏发展来的。

属吏想要发展成长,还要经过郎官、孝廉渠道,才能成为朝野认可的长吏。

普通的属吏想要晋升为长吏,难度太大了,往往需要原来的长吏推一把,会欠下巨大人情。

这种属吏成长而来的长吏,对旧长吏来说才是有意义、有用的旧吏。

至于数量更多,依旧留在本县、本郡的旧有属吏……这种人跟不上旧长吏的升迁调用,虽有人情关系在,但天各一方,往往派不上用场。

滞留本地难以向外跳出去,所以这些人会迎来送往,成为一代代长吏的属吏、旧吏。

所以一个家族的影响力壮大,看的是有效的旧吏,那些身份完成蜕变、晋升的旧属吏、新长吏。

但跻身长吏的正经入仕渠道就三条,郎官、孝廉与军功。

可现在按这套《职位爵禄法》,以后会开启属吏的积功、考评。

即日常行政工作,也会视作立功,这种功劳可以提升属吏的本身爵位;爵位达到后,通过中枢考核,就会授官一方,成为长吏!

其中也有让崔州平不满的地方,那就是军功授爵,因爵位而授职。

换言之,以后随着这项制度的运转,州部、郡县的长吏,已经无法自行征辟本地的名士、闲散士人为属吏。

只能从本地挑选爵位达标的属吏,对这些属吏进行重组,以构成行政团队。

至于落选、不出仕的有爵位者,会组成乡三老、县三老、郡三老,这些人则拥有监察、议政之权,以及参与官吏考核的资格。

未来一个士人、或者一个人想要出仕,第一步就是从戎应征,从军中获取基本爵位,带着这个爵位返乡后,才能授予基础官职,然后积功提升爵位,再根据新爵位来授更高的新职务。

入仕渠道被统一卡死,可入仕获取爵位后,就有了一路向上晋升的资格。

也就是说,初次授爵的权力非常的重,直接决定一个军士退役后能否入仕地方,从基层做起。

不可能年年都有仗打,所以军功授爵的标准不能只参照战场斩首。

还有许多补充条件,比如服役期间积极入学,或者军队内部演武、操练时有卓越表现;又或者有各种发明创造。

哪怕无爵退役,你能提供农业提升的技术,哪怕是改进放牧的技巧,研究出有用的药方,或者改进锻造、制造技艺,都是能授爵的。

包括日常击杀盗匪之类。

总之,这套法度施行后,一切唯爵位高低是从。

有爵位,就有一切;爵位高,就有大官高官,哪怕不做官,也能参议、监察州郡。

再看与爵位挂钩的各种权力、资格……崔州平只觉得河北人会发疯,青徐、江淮人也会发疯。

越是早加入幕府的人,立功机会多,积功时间长,越是能牢牢占据优势地位。

而越晚加入的人,立功机会少,竞争大,积功擢升的时间短,会很被动。

家资财富又与爵位有着直接关系,这样的话,幕府统一的步伐会十分缓慢,会迎来各方的殊死抵抗。

除非是有条件投降,否则投降后一切从头开始,这会实实在在的增固敌方核心、中坚骨干力量的反抗意志。

崔州平莫名的想到了天水郡守刘晔,这是第一任长史。

想到了司隶校尉、侍中钟繇,这两个人的资历都在他之上。

大司马是上公,所以大司马幕府内的长史、司直、司马都是官秩比两千石,比郡守低一级。

爵位制度推行后,别说这两个人,就是甘宁这个水贼盗匪的本爵,也会在他这位长史之上。

这套制度一定会迎来新旧军士的欢迎和拥护,几乎没人可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