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子贡:一己之力,搅动五国风云
子贡离开齐国前往鲁国。吴王果然与齐国在艾陵交战,大败齐军,俘获了七位将军的兵力而不归。吴王果然率兵进攻晋国,与晋军在黄池相遇。吴晋两国争强。晋军攻击吴军,大败吴军。越王听说此事后,渡过长江袭击吴国,离城七里驻扎军队。吴王闻讯后离开晋国返回,与越军在五湖交战。三战三败,城门失守,越军于是包围了吴王的王宫,杀死了夫差并杀死了他的宰相。打败吴国三年后,越国向东称霸。
所以子贡出使一次,使鲁国得以保全,使齐国内乱,使吴国破败,使晋国强大而使越国称霸。子贡出使一次,使各国势力互相破败,十年之内,五国各有所变。
子贡善于做买卖,转卖货物能与时转运而获利。他喜欢宣扬别人的优点,不能隐藏别人的过错。他常在鲁卫两国间经商,家累千金,最终死在齐国。
言偃是吴国人,字子游。比孔子小四十五岁。
子游受业以后,做了武城的长官。孔子经过武城,听到弦歌声。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说:“以前我听老师说过,君子学习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礼乐就容易使唤。”孔子说:“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玩笑罢了。”孔子认为子游熟悉文学。
卜商字子夏。比孔子小四十四岁。
子夏问:“《诗》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的意思是什么?”孔子说:“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画花。”子夏问:“是不是礼产生於仁义之后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与我共同研究诗的人。”
子贡问:“师和商哪个更好一些?”孔子说:“师有些过分了,商也有所不及。”子贡问:“那师更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与不及是一样的。”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孔子去世后,子夏在河西讲学,担任魏文侯的老师。他的儿子死了,他哭瞎了眼睛。
颛孙师是陈国人,字子张。比孔子小四十八岁。
子张问如何求得官禄,孔子说:“多听别人讲话而有所保留,谨慎地讲话而有所不讲,这样就能少犯错误;多看别人行事而有所保留,谨慎地行动而有所不做,这样就能少些后悔。说话少犯错,行事少后悔,官禄就在其中了。”
另一天跟随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时,遇上困境,问如何立身行事。孔子说:“言语忠诚可信,行为笃厚恭敬,即使到了蛮貊之邦也能行得通;而言不忠诚可信,行不笃厚恭敬,即使在本乡本土也行不通!站立时就像看见忠实、诚信、笃厚、恭敬字样直立在面前一样;在车上时就像看见这几个字靠在车前横木上一样这样才能处处行得通。”子张把这些话写在腰间的大带上。
在古代的春秋时期,各国之间政治纷争不断,而子贡,这位孔子的弟子,以其独特的智慧和才能,在各国间游走,成为了一位传奇的外交家和商人。他不仅保全了鲁国,使齐国内乱,破败吴国,使晋国强大,还助力越国称霸。他的每一次行动,都使得各国势力发生变化,展现了卓越的外交手腕和深远的战略眼光。
子贡善于经商,他的商业智慧不仅仅体现在对货物的买卖上,更体现在对时机的把握和对人心的洞察。他明白,商业的成功并不仅仅在于商品的交换,更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信任的建立。他宣扬别人的优点,不隐藏别人的过错,这种正直和诚实的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信任。
在孔子门下,子贡也是一位杰出的弟子。他对于学问的追求和理解深入骨髓。无论是对于《诗》的解读,还是对于仁义和礼乐的理解,子贡都能与孔子进行深入的对话和交流。孔子曾称赞子贡说:“师也过,商也不及。”这说明子贡在学问和品德上都是一位非常卓越的学生。
在个人修养方面,子贡始终坚守君子的行为准则。他时刻提醒自己要言行一致,忠诚可信。在困境中,他仍能保持笃厚恭敬的态度,这种坚定的信念和自我约束力令人钦佩。
子贡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当这种力量用于正道,用于帮助他人和推动社会进步时,这种力量就会变得无比强大。子贡虽然是一个生活在春秋时期的普通人,但他的智慧、品德和行动力使他成为了一个传奇般的人物。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坚守正道,发挥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444、子贡:智勇双全的纵横家
子贡离开齐国前往鲁国。吴王果然与齐人在艾陵交战,大败齐军,俘获七位将军的军队而不归,果然以军队逼临晋国,与晋人在黄池相遇。吴晋争强。晋人攻击他们,大败吴军。越王听到这个消息,渡过江去袭击吴国,离城七里驻扎军队。吴王听到这个消息,离开晋国返回,与越军在五湖交战。三战不胜,城门失守,越军于是包围王宫,杀死夫差并且杀掉他的相国。打败吴国三年之后,向东称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