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历史军事>舍弟诸葛亮> 第585章 慢慢走,比较快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85章 慢慢走,比较快(1 / 1)

一旁冷静的诸葛亮,则是默然轻叹,中肯地点评:“主公也不必想太多了,景升公毕竟六十有七,已近古稀之年,身体抱恙也是常有的。”

诸葛亮的老婆黄月英,毕竟跟刘表和蔡瑁家族有亲戚关系,刘表算是黄月英的姨父,诸葛亮在这种问题上,自然不好多嘴。他也开不了口直接利用刘表的病牟利。

不过诸葛亮避嫌,自然会有其他人补上献策的生态位。

庞统听说刘表的病情后,早已急不可耐。见诸葛亮不献策,他连忙抓住机会:“主公!若是刘景升病重,我们就该提醒刘琦公子,赶紧从上庸回襄阳,以便主持大局。

只要我们保扶刘琦公子接位,将来荆北全境唾手可得!”

刘备听后,稍稍有些不忍,看看诸葛亮,知道他为了妻子的亲戚关系尴尬,刘备便没有问他,反而点名问了诸葛瑾:“子瑜以为如何?”

诸葛瑾摸着胡子,慎重地点出关键:“却不知景升公的病情,还能拖延多久。背疽若是没有受到威胁、激怒,拖上几年也是有可能的。

让刘琦公子尽快回襄阳,就近慢慢接管实权,固然是最好的。而且前年刘琦公子带着黄忠、霍峻平定上庸,稳妥镇守直至夏侯渊覆灭,也算是为荆州军建立了难得的军功。

有了这份功勋,景升公立刘琦公子接权的可能性,也算是大大增加了。

但怕只怕,刘琦公子贸然带着黄老将军和上庸驻军一并回襄阳、长期驻扎,会不会起到反效果,有损其仁孝之名。如果不带大军回去,又恐蔡瑁张允近在肘腋、控制了襄阳原有驻军,万一寻个时机对公子不利……

总之,这事儿还是要看刘琦公子自己的决心,他肯做到哪一步,有多大的魄力,能承担多少骂名。但凡这些都做不到,那还是要徐徐图之。如果非要由我军出面施压,也需提防荆北的亲曹派狗急跳墙。”

诸葛瑾说这番话时,也是充分考虑了他对历史的先知。

他知道历史上刘表要明年才死呢,这个《三国志是写得明明白白的——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调兵南征,结果大军走到半路上,八月份刘表就忧惧病重而亡,九月份曹军才抵达襄阳。

虽然不知道蝴蝶效应会如何影响刘表的寿命,但诸葛瑾凭借常理揣度,总觉得刘表这一世受到的威胁,应该没有历史同期那么强,曹操今年和明年估计都要休养生息,不会主动重挑战争。刘表的心理压力可能也就没那么大。

一个背疽病人,心理压力越小,就应该死得越晚。

而诸葛瑾又深知刘琦为人,历史上刘琦在刘表病重时回襄阳,结果被蔡瑁以“擅离职守回来探病、会导致刘表愤怒”为由阻拦,不得探病,他就大哭一场没见到刘表又走了——这也不是演义里黑刘琦,而是正史上的记载,确实发生过的。

这些事情,如今都还没发生,所以诸葛亮、庞统都只是笼统地觉得刘琦懦弱,但未必能料到刘琦究竟有懦弱到何种程度。

只有诸葛瑾,他对刘琦的性格理解,已经有充分的史料佐证,他很担心刘琦回襄阳常年久住、刘表又一时不得死的话,刘琦可能会被蔡瑁给找机会害了。

除非能让刘琦把黄忠、霍峻这些嫡系部队也都带在身边,一起驻扎到襄阳,让刘琦的嫡系武力碾压蔡瑁,那样的话诸葛瑾也能支持。否则孤身回去就是冒险。

刘备毕竟是以知人之明著称,被诸葛瑾这么一分析,他结合这些年来,对大侄儿的了解,发现似乎也确实是这么回事。

刘备便不由沉吟:“子瑜所想,确实稳妥持重。要让琦儿回襄阳,要么是景升兄确实重病危殆,那我军自当出力帮他回襄阳。

要么是他能带着嫡系兵将不离左右,有决心控制襄阳兵权。

最次的情况,也该是他能下定决心、背负骂名,违背父亲意愿偷袭斩杀蔡瑁。

若是这几点都做不到,就让琦儿常住襄阳,那不是帮他而是害了他,时机上还该再等等。”

刘备都这么说了,庞统不由得很是不甘心,便又提出了一些如此决策可能导致的风险:

“主公素来以大义美名为先,不愿让刘琦公子担负背着父亲杀舅之罪,这也可以理解。但蔡瑁这种禽兽,哪里算得上刘琦公子的舅父?

退一步讲,如果我们觉得景升公寿数还能拖延,要真等到景升公病得不行时、再让公子回襄阳。那万一蔡瑁到时候也发现情况不对,狗急跳墙,加速景升公的亡故、让公子来不及见到父亲最后一面、再假传遗命呢?

蔡瑁和蔡氏姐弟,毕竟在景升公之侧,近侍亲近之人,要让一个年近古稀缠绵病榻之人,早死数月晚死数月,都是不难做到的……《韩非子.备内举了多少妃嫔亲近之人阴弑其主的典故。真到了那一天,襄阳大权,岂不是会被蔡瑁矫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