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士甸道并不出名,八、九十年代,这里的经济发展很一般,哪怕它位于香港本岛,可是由于周边都是海,这里的生存环境并不优秀。
这条大道真正发达的时间,是在1999年之后。
因为那时香港政府提出了修建“数码港”的计划,由内地投入资金支持,长江实业、新鸿基等众多香港大型房地产集团联合开发,才将这片沿海的盐碱地区变成了一座集商业、生产、居住、旅游于一体的新兴工业区,于是柯士甸道周边的环境开始发生变化,无数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人口也是越聚越多,到了后来,甚至发展成了香港本岛除中环以外最繁荣的地区。
不过在这件事中,内地政府也被香港的地产集团们集体摆了一道。
当初数码港说好的是作为高新技术发展区,所以政府给了房地产商们非常优惠的条件,每亩地的价格,几乎是以白菜价交给了这些地产商。
可是这些地产商拿到地皮之后,却并没有按照原来的计划打造高新技术区,他们先是修建了各种各样的楼盘、豪华住宅区,把一个好好的工业区差点儿建成了商业楼盘。
得亏政府及时叫停,并且对他们进行了纠正,这群房地产商才开始不情不愿的建工厂,以致到了后来,所谓的“数码港”计划根本不及原本蓝图的一半,地产商们赚的盆满钵满,但是政府的高新区计划,基本上算是失败了。
这也是后来为什么香港的房地产商一直不受政府待见,很难在内地拿到地皮和建筑许可证的重要原因。
说完香港房地产商的贪婪,我们再回到正题。
关沛珊来到柯士甸道之后,便按照游奈海给的地址找到了蓝山咖啡屋。
这是一家面积很小的咖啡屋,只有五六个位置,其他桌子都摆在门外。
不过好在它门外是一片颇有情调的小树林,倒是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大自然的舒适。
关沛珊在这里见到了一個穿着一身条格衬衫,外面只罩了一件薄薄外套的年轻男人。
听说朱家兴曾经在大漂亮国留过学,他正是在那儿学到了关于电脑制作特效的技术,然后才产生了回国发展,并且有志于投身电影特效技术制作的工作中的。
所以他这身打扮,很有点儿大漂亮国的“潮”味,主打的就是一个要风度不要温度。
不过朱家兴本人倒是和关沛珊想象中的不一样。
关沛珊本以为他后来建立了先涛数码这么大一家特效公司,应该是一个很成功的企业家,可谁知道,朱家兴实际上却是一个闷葫芦似的技术宅。
他在见到关沛珊的第一时间,眼里闪过了一道惊艳的色彩,随后就沉默下来,在和关沛珊交谈过程中,几乎都不怎么说话了。
两人之间的对话,完全就是关沛珊在问,而朱家兴只是偶尔“嗯”、“啊”两声,几乎没有主动发起过任何话题。
只有关沛珊在谈到电影特效,以及各种电脑技术的发展及运用时,他才会精神一振,然后侃侃而谈,充分的展示了他在这方面的学识跟才华。
两人交谈了只不到半个小时,关沛珊就已经基本搞清楚了他的性格。
这个人是个标准的技术宅,谈起专业很厉害,但是在谈起为人处世和做生意方面,他真的很一般。
难怪后来先涛数码做到那么大,连国师拍《英雄》的时候都要求助于他们,可是最后这家公司却被澳大利亚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公司给收购了。
这就是技术宅当老板做生意的弊端。
他们在专业方面确实无可厚非,但是在做生意这方面,却根本没办法和那些商人勾心斗角。
想到这里,关沛珊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
于是她直言不讳的对朱家兴说道:“朱先生,其实我觉得你在技术方面确实很厉害,但是论起做生意,你恐怕就不够看了。”
朱家兴一脸呆滞,不知道她为什么会突然提起这个话题。
关沛珊又说道:“本来我是打算跟你们公司合作这部电视剧的,不过现在我改主意了……”
“你不想跟我们合作了?”朱家兴脸色终于变了。
其实关沛珊这部戏对他来说,也非常重要。
因为他投资创建先涛数码的钱,全都是他个人的积蓄,但是公司开了好几年了,真正能够接到的单子,可谓少之又少。
香港电影这个时期其实也没什么特效大片,基本上,《最佳拍档》那样的搞笑片就已经算得上特技含量很高了。
但《最佳拍档》的特效制作同样是被徐客的“新视觉”给包圆了,先涛数码连口汤都喝不上,所以他们也没什么收入。
没收入,电脑特效又是个很烧钱的行业,一来二去,朱家兴其实也有些撑不住了。
如果不是他本人家庭条件还算不错,他父亲本就是知名的大商人的话,他恐怕都无力把公司撑到今天。
但是一家公司光出不入肯定也是不行的,如果公司再接不到什么生意,那就算他父亲家财万贯,恐怕也不会同意他这么继续“烧”下去了。
这次好不容易通过朋友游奈海介绍了一单大生意,朱家兴本来也挺高兴的,可是一听关沛珊突然要改主意,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