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点,就是经常与阁老们接触,给他们留下印象。
世祖皇帝为了断绝师生裙带,让国子监祭酒监考,但众所周知,党派只会替换,而不会消失。
这些阁老们就是中书们的新靠山,下放的中书也是其爪牙,人身依附关系浅了些,这也是立宪派与君权派党争基础。
所以,地方大员们没有一个不巴结这些内阁中书的,尤其两年之久的中书领班,三节两寿过得比尚书们还要忙。
一时间,两个后进听得懵懂,又精神,对于翁同龢拜服不已。
实际上,只要经过些许时间,他们自然就会领悟这些,毕竟翰林没有一个是傻子,都是聪明人。
翁同龢提前说,就是为了卖好。
他待在内阁中已经五个月了,过完年就要下放,给这群后进卖个好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例如,轮到自己的坏话入内阁,也好有个防备。
“陛下——”
翁同龢说得顺畅,忽然看到眼前这两位小老弟脸色苍白,立马就转过身。
一个伟岸而又威严的身影在他面前出现了。
“陛下,陛下,臣有罪!”
翁同龢立马跪下。
“起来吧!”朱敦汉一进门,就感觉到了一股暖意。
为了保护藏书和奏本,地龙其实并没有烧,大厅之中放置了几个火盆,鼻腔中还传来了一阵淡香。
这是红萝碳,一块钱十斤。
内阁中书的待遇果然不差。
朱敦汉对此倒是不在意。
毕竟皇帝不差饿死兵,再者说毕竟是内阁,奢侈点也不算啥,与他们作出的贡献相比,这点钱不算什么。
“坐!”朱敦汉看着三人,随口问向刚才滔滔不绝的中书:“你叫何名?”
翁同龢浑身一颤,立马起身道:“臣是宣仁二十二年的状元,江苏常熟人,添为内阁中书……”
“不要那么紧张!”朱敦汉听到一个略微耳熟的名字,顿时来了兴趣。
翁同龢,他做过晚清的视频,好像是维新变法和与李鸿章的争斗中有涉及。
时间久了,都忘了差不多了。
“听你说了那么多,我也算是大开眼界!”
朱敦汉感慨道:“内阁中书,没有官品在身,只是因为身处在内阁之中,就具有莫大的权利,就连地方大员也无巴结。”
“对了,你们中书的待遇如何?”
翁同龢忙道:“平常在翰林院领着俸禄,到了内阁之后,每个月是多了10块钱的补贴。”
“十块?也还行!”
朱敦汉点点头:“如果内阁中书下派的话,倒是位置不错,前途广进,与权力跟未来相比,前反倒是其次。”
“尔等身在内阁,日常接触的都是国家机密,不仅要约束自己,也要约束家人,莫要泄露出一丝半点,以为谋利。”
“臣等知晓!”
他抬起屁股,准备离开这里,突然又瞥了一下翁同龢:“你可知大明如今有多少丁口?”
翁同龢心中一喜,皇帝这是看上我了。
正所谓在官场上,只要简在帝心,升官就跟安了翅膀一样快,阁老们都拦不住。
作为更正红苗的科举出身,两班进士,翁同龢感觉自己在翰林院的修生养性都消散了。
他强忍着心中的悸动,大脑飞快的在运转,不一会儿功夫就开口说道:
“回禀陛下,根据朝廷的档案,在正隆三年,景庙在朝时,就严令各地大员调查丁口,更是让许多宦官去地方督促。”
“这是时隔五十年,大明又一次进行人口普查,故而数据还算准确,大明当时有丁口三亿八百余万,其中成丁一亿两千万……”
翁同龢大脑转得极快,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将所有的人口数据透露出来,就像一个人形电脑一样。
果然,能够考中进士的,就没有一个记忆力不好的。
朱敦汉微微点头。
三亿一千万,距离如今差不多有四十年。
那么的话,现如今大名的人口至少有3亿5,000万了,甚至是4个亿。
这果然是一个夸张的数字。
人口普查,听上去很简单,就像后世那样,隔个三五年就来一次,在普通人的印象中非常的容易。
但在这个封建时代,人口普查却是一个难题,甚至堪比改革。
因为改革,只要你用心,还是能见到一些成果的,而人口普查却是把希望寄托到官僚身上。
指望官僚用心?那还不如指望母猪会上树。
因为此时的人口普查除了人口之外,还添加了土地,以及各个地方的财政,以及仓库。
这是世祖皇帝的标准。
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这不仅需要官僚的执行力,还需要大量的钱财支撑,以及必要监督,三者缺一不可。
不然的话,好好的一项政策,到了地方上就会念歪经,成为剥削百姓们的手段。
所以,隔了50来年,正隆皇帝才开始普查,然后又隔了几十年,连续两代皇帝都没有再次进行。
难度太大。
就连现在,朱敦汉都没有信心去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