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其他类型>2005从拿走苹果气运开始> 第72章 职业教育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2章 职业教育(1 / 2)

钟诚深以为然,“是啊,虽然二叔已经从浮世康、英业达、和硕、纬创资通等厂家那边,挖了不少的熟练工和管理人员,但这显然还是远远不够的。”

杨振倒是对此早有打算。

既然钟诚提到了这一茬,就顺便提醒了一下,“其实,正河不但有一家职业学院,另外也是有职高和技校的,如果从长远来考虑一下的话,我觉得在必要的时候,是可以从这上面着手的。”

杨振觉得,抛开国内现有的教育体系不说,其实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是走入了一个误区的。

拿正河的技校、职高和职业学院来说,这些年都快成坏孩子养成基地了。

正河县有个顺口溜,是这么形容的:

二中土,一中洋,四中高大上,职高技校出流氓!

这种认知,已经很能说明一些东西的。

但是,如果把职高和技校合并,再和职业学院组成一個从高中到专科院校,然后直接对接各大企业呢?

是不是就可以把这些企业相关于招工、员工培训、进修深造等事务给囊括进来,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后备梯队人才培养体系?

钟诚若有所思。

许家荣却眼睛一亮,“似乎有搞头哦,虽然现在的正河,还只有正河电子这家代工企业,但未来,咱们可以劝说京东方和福耀玻璃这样的企业,也把制造基地落户在那边啊。”

钟诚也跟着笑了。

他其实想到的更多,也知道的更多。

何止是京东方和福耀啊,他可是知道,杨振在未来布局的,可是还有电池新能源、晶圆厂这些领域的。

而且,以昆仑研究院的研发能力,在技术转化上,将来还会孵化出多少企业,现在可没人猜得出来。

所以正如杨振所说,从长远来看,如果真有这样一个完善的培养培训体系,那毫无疑问,是很有战略意义的……

这样的念头在脑海里闪过,钟诚立马动心了,“这么说,有时间还是得去正河,和有关部门深入谈一下啊……有可能的话,改成民营性质的,也不是不可以嘛!”

杨振却笑了笑,没有搭腔。

在这种事情上,他也就是开个头,至于该怎么去操作,那就不是他需要去关心的了。

反正思路提出来了,钟诚和许家荣自然而然就会去推动的,

对于杨振而言,也不奢望短时间内,就可以改变一些什么。

但是,凭借昆仑持续不断的发力,他相信在正河那边,打造出来一个大型的制造产业基地集群,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而这样一来,依托这些入驻的企业,这个职业教育模式,慢慢的摸索出来一条全新的教学培训体系,也就不是不可能的事儿了。

当前国内在职业教育上的差距在哪儿?

杨振觉得还是在观念认知上,不管是家长和学生,都把职业教育看作是低人一等,或者是没办法才会选择的一条路。

以后从里面毕业了,做的也是又脏又累的工作,而且几乎没有多少上升空间,人生等于是一眼就看到了头。

其他诸如福利待遇、社会地位、医疗保障啥的,那就更不用说了。

反正相对于初高中到普通高校的正轨成长路线,职业教育就有些天差地远了。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观念认知?

一方面,是传统理念里,骨子里那种学而优则仕的想法在作怪,而国内还是以低端制造业为主的大环境,暂时也不需要庞大且高质量的技术工人群体。

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农民工稍微培训一下,就可以直接上岗了;

另一方面,也是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存在很大的不合理。

理论与实践脱节十分严重,学习和教育机制很不完善。

再加上普通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也严重挤占了这些从职业教育院校里毕业生的生存空间。

但是,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就一定会比职业学院的好用吗?

真不一定。

但是九成九以上的用人单位,却是宁愿选择前者,也不会选择后者的,哪怕自己选的人,有些眼高手低,需要再培训才能上岗。

因为他们相信,这些从普通高校毕业的学生,更有培养潜力。

杨振却不是这么认为的。

而正河的职高、技校和职业学院,就是验证他这个想法的一块试验田。

他相信这套职业教育体系,一旦和制造产业基地结合起来,是可以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的。

如果成功了,那么就有可能扭转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偏见,让它和普通高校实现两条腿走路。

建国后的几十年里,其实那套技术工人体系,还是很有可取之处的。

杨振觉得,在企业管理体系之外,把这套技术工人的晋升体系给融入进去,也不是行不通的,就看接下来,该如何去做了!

最起码,他可以在这些企业里,给工人留出来一条可以不断往上爬的道路,让他们能清楚的看到,自己的未来并不缺乏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

而且只要有上进心,就可以靠能力,拿到进修深造的资格,有一个可以让他们施展的平台。

这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