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果果原本打算只在这里待一天就回去的,奈不住大儿子想奶奶,几番撒娇,辛果果只能点头答应。
母子俩就这么住进了孟二哥家。
孟二哥家的哥俩一放学就带着堂堂玩。
堂堂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了,两个小家伙难得有个比自己小的弟弟,都很开心。
堂堂每天跟着两个哥哥到处跑,上山下河,每天都带着一身泥巴回来。
有一天直接把鞋都给搞丢了。
一问才知道,他们居然想下河里玩儿去!
可这会儿天寒地冻的,河里的冰冻得却并不瓷实,小家伙在冰上跺了一脚,就把自己跺进去了。
好在几个孩子还知道危险,只在河滩玩儿。
饶是如此,也把几个小家伙吓得够呛。
堂堂挣扎间,更是把一只鞋给落在水里了。
辛果果:……
帮着儿子换了衣服,又拿了双新鞋,这才抱着小家伙,拍了拍他的小屁股:
“你是对自己的体重一点儿数都没有呀!”
小家伙只咧着嘴,朝麻麻讨好地“嘻嘻”直笑,搞得辛果果都不知道该说他什么好了。
不过,这种危险的行为并不提倡。
因此出来听见隔壁孟二哥家哥俩被罚站的时候,她果断进了隔壁屋,拍了拍儿子:
“去吧,你也跟哥哥们一起罚站,好好反思一下。”
小家伙立刻开心地咧着小嘴,蹦蹦跳跳地去找两个哥哥了。
两个哥哥也朝他咧着嘴笑。
哥仨明明在罚站,愣是搞得跟玩闹似的,让孟二嫂气得,抓起笤帚,就一人的屁股上给了一下。
成功让三个小娃收敛了笑,她这才满意地招呼辛果果:
“果果,你别跟他们凑一块,来,吃点儿瓜子花生。”
辛果果立刻抛下大儿子,投奔美食的怀抱。
如今这个年代,村里能准备的年货也就只有自己炒的瓜子花生,还有一些硬水果糖。
孟二嫂家的花生还是拿盐煮过才炒的,比别家的吃着都香。
辛果果坐在炕桌边,一边看着三个小家伙乖乖罚站,一边咯嘣咯嘣地吃着花生。
孟二嫂在炉子上煮了姜汤,这会儿拿了碗,倒出来。
浓浓的姜味瞬间扑鼻而来,惹得辛果果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孟二嫂见状,直接将一个碗递给她:
“你也喝点儿。这都打喷嚏了,回头别感冒了。”
辛果果:……
“嫂子,我没事儿,我就不用喝了。给孩子们喝吧!”
原谅她,这姜汤的味道,她是真受不了。
孟二嫂瞪她一眼:“都是当妈的人了,给孩子做个好榜样!锅里多着呢,不够我再给你舀!”
辛果果:d(?д??)
“不不不,够了够了够了!嫂子,我够了!真的够了!”
辛果果忙伸手将碗接过来,也不管那汤烫不烫,便一仰脖子,一饮而尽。
完了,还讨好地朝孟二嫂笑了笑。
孟二嫂好气又好笑地嗔她:
“多大人了,怎么还跟个孩子似的!也不嫌烫!行了行了,知道你不爱喝这,吃你的花生吧!”
辛果果嘿嘿一笑:“谢谢嫂子。”
三个小娃娃就没有辛果果这么好的待遇了。
那姜汤,哪怕是苦着脸,一人也被强行灌了两大碗。
辣的小团子直吐舌头,却被他麻麻嘲笑:
“哈哈哈!看你以后还敢不敢这么皮了。”
小团子:???
没爱了。
三个小娃娃面壁思过了一个小时,在屋子里被熏得暖烘烘的,一个个都开始点着脑袋昏昏欲睡。
孟二嫂盘了一条腿坐在炕上,跟辛果果说着话。
见自家俩儿子都开始点脑袋了,又心疼了。
她起身,走过去,低头看着俩儿子:“知道错了没?”
“知道了。”俩小家伙认错很顺溜,显然以前没少干这事。
孟二嫂稍稍欣慰:“以后别再去河边了,河滩也不行,记住了?”
“记住了。”
“行叭,回屋睡会儿。吃了晚饭,今晚你们哥俩去你奶奶家睡去,明天咱们家蒸年馍。”
“哦。”
兄弟俩点着小脑袋,跟两个游魂似的,去了隔壁的房间。
俩人上了炕,直接拽了被子,倒头就睡。
两间房是打通的,中间安着过道门。
辛果果这会儿也下了炕,把自家儿子抱起:
“我也带这小家伙去睡会儿。”
“嗯。”
每天到了中午,他们这地方大多数人都要睡一觉的。
等辛果果带着儿子走了,孟二嫂把炕桌往边上一挪,出去关了院门,回来后也直接躺炕上,盖上被子眯起了觉。
*
老家的习俗,年后,一直到元宵,是不做新食的,寓意着年年有余。
因此,在过年前,大家就会开始准备年货。
蒸年馍便是一项大工程。
这一天,从早上五六点钟开始,就有各家的亲戚过来,生火的,揉面的,醒面的,上手捏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