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其他类型>兴汉室> 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调和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调和(1 / 2)

“不假调和,野蔬何以有味。”————————【四溟诗话·卷四】

“所谓‘君臣之义’,竟比‘道义’还要大。”皇帝嗤之以鼻,不屑的说道:“这一切究其根本,还是地方牧守私相征辟,结成主属,眼里就只有那一点小利,全然不把天下兴亡的大义放在眼里。试看河东改制以来,王邑无一私吏,却能政令通达,举郡县心向朝廷,贡输粮草无不尽力。可见此制之弊,日后要用心革除了。”

“唯唯。”贾诩拱手应承,将话题引了回来:“征辟之弊,自丧乱以来,世人所知,袁氏若非有几代门生故吏相随,焉能有如今割裂之势?陛下欲革除旧弊,确该如此,但并非此时急务。如今仍要以战事为重。”

“沮授非得要亲眼见到袁绍事不可为,才肯下定决心,朝廷也不必候着他,想冀州豪强众多,也不是非要留他沮氏一个。”皇帝此时对待沮授这等人,是能收则收,不能收也不必惯着他们的清高性子,在这种关头还当朝廷是备选,不肯舍弃旧主,天下哪有这样的事情?

“樊稠此时应到濮阳了吧?”皇帝忽然问道。

贾诩负责军情谍报,此时点了点头,道:“刚从东武平来了几件军报,其中一件就是樊稠发来,说已攻下濮阳,并斩杀袁绍所置校尉韩荀。”

“传令给张辽、法正等人,命他们将黎阳、内黄、繁阳等处让给樊稠去打。蒋奇沉稳善守,张辽不能在他手下耽误过多工夫,魏郡以东、以南军事,尽交由樊稠。”皇帝想了想,伸手拿起温热的茶碗,将其大口饮尽:“张辽则将麾下兵马集结一处,全力攻邺城。”

黄门侍郎法正在皇帝驻跸雒阳时就被调往河内张辽军前,两人用兵都是不拘一格,彼此合作,在魏郡取得了不少优势。要不是因为张辽兵少,当时的战略重点还不在此处,蒋奇恐怕早就招架不住了。

如今徐州方面成功挫败了二袁合流的企图,皇帝又将袁绍主力牵制、引到远离魏郡的冀州东南,难以呼应,所以是时候让张辽趁虚入冀了。

荀攸、贾诩对此事并无异议,樊稠作战勇猛,自带一股西凉人常见的强悍作风,又是积年宿将、被董承给予厚望。皇帝将他调离大军,离开主战场,彼等正为此生怨,如今也不妨给他找了些事做。

诸葛亮察言观色,这回主动走上前为皇帝添了一碗热茶,走回来时见荀攸的茶喝了一半,也顺手添满。等做完这一切后,他便转身回到角落里,一边将茶壶放在炭炉上温着,一边侧耳倾听。

他安心履行着一名仆役的工作,小心谨慎的作风让皇帝心下多了几分计较,若是司马懿在这里,他恐怕会趁着来回添茶的功夫,往回走时少走几步,这样就能离君臣等人更近点,话也能听得更清楚。

“说起这个,刘虞可有什么奏报?”皇帝收回漫无边际的想法,顺着张辽的话头问道。

荀攸避重就轻的说道:“刘公自从常山撤军以后,便一直驻守真定,与张燕等人击退吕旷、吕翔等将多次进犯。”

吕旷二人不是什么得力的将领,此刻袁绍精兵云集一处,彼二人麾下兵马不多也不精,刘虞以逸待劳,却仅仅是‘击退’而已。皇帝对此不置可否,‘喔’了一声,然后说道:“当初命其都督幽、冀军事,所赖者,皆因其名望隆重。东征以来,彼初入河北,便有常山、中山守令、豪强响应。如今拜他为冀州牧,赐他持节举荐任命之权,命他遣派使者,招诱冀、幽二州豪强、守令,愿意反正归附者,皆听其调用。”

“这……”荀攸一时犹疑,为皇帝考虑道:“如此权重,会不会太过?”

“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岂非上策?”皇帝不以为意的笑道:“还有盘踞幽州的乌桓、乌丸等部族,彼等与刘公亲善,若能说降,我也不吝封侯。只要冀州乱起来,袁绍如何还能坐得住?其军心一乱,或去或留,皆为我等一举战胜之机。”

让刘虞拿着朝廷给的权力,持节招降河北豪强、胡族,不惜重金利诱,这样的转变虽是为了上战伐谋、扰乱袁绍后方而服务,但往深里探究,却又不仅于此。荀攸心里想起前次徐晃奏报太史慈请命一事,皇帝未加思索便改弦更张,让太史慈替代田畴原本预定的任务,参与徐州战事。可见皇帝现在不因公孙瓒的事公开表明态度,正是在暗中表明另一种态度。

“护匈奴中郎将张辽,改拜荡寇将军,领河内兵马,全权进讨魏郡、赵国。”皇帝说着,几乎是在只言片语之间,就将刘虞这一路军队彻底边缘化,而突出了张辽的地位。

皇帝对大方向的战略常把握精准,何况这本就是他们事先预测的筹划,只不过将执行者由刘虞换成了张辽而已。

贾诩对此是最没有异议的一个,他仿着皇帝的姿势向前倾了倾,直直看向眼前的黑漆朱纹的茶碗:“此处既有定夺,那徐州?”

“曹操不是打的很好么?青徐战事,都由他自决。”皇帝微不可察的叹了口气,曹刘之间,的确不能用一方之长、较一方之短,或许刘备可以在别的地方发挥用处:“刘备功过相抵,免去其平东将军之职,仍以徐州刺史职权,为曹操供应粮草。”

这么做就相当于是青、徐两地全由曹操做主,不但是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