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不管有多少人睡不着,反正李清源睡的很甜。
等他一觉醒来,却仿佛世界突然大变。
首先是酒店的服务员,早上那个小姐姐的眼神就不对劲,送来早餐和报纸后,小姐姐柔柔怯怯的问,能不能给她签个名……
突然被要求签名,李清源还能保持平常心,可看了今天的报纸后,他居然产生了一种地球在围着自己转的错觉。
嗯,不是地球,起码是香江。
所有的报纸,讨论的主题内容,几乎都和他有关系。
左派报纸以《大公报》为首,盛赞李清源和《信报》堪称业界良心,对一叶知秋也不吝赞美之词。
昨晚的议题,当然不仅仅是鸡蛋,在叶盼盼发言结束后,会议还讨论了行业趋势与发展、新闻伦理与法规、新闻的教育与培训,还有最重要的技术革新。
其实这些才是各家报纸发挥的地方,不过由于前面《信报》与三大报社的论战太精彩,导致后面反响平平。
在这些议题中,李清源也代表《信报》陈述了一些看法。
他多看几十年的发展轨迹,很多话说出来自己不觉得,但放在行业内就是高屋建瓴。
所以不光左派,就连《时报》这样的右派,也很难得的持相同意见,赞美李清源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报业新星。
相比于两边立场鲜明的大报,更多报纸是持中立场。
《南华日报》回顾了一下昨晚现场中的机锋,逐字逐句在那解析,李清源如何连斩《东方》《星岛》两员大将。
好多看了昨晚直播,却不明就里的观众这才知道卡帕是谁,移樽就教是什么意思。
苏副总编看完这篇文章差点社死,马上给自己起了新笔名。
苏钥已死,询道者生。
老子不自比孔子,现在我要谦逊问道了……
出乎意料的是,《南华日报》文章后面还提到,这個李清源并非毫无来历,据传是学术泰斗饶宗益的弟子……
据传?
据谁传?
李清源咧了咧嘴,说实话,他在学校是见过饶老,但压根没上过对方的课,怎么就成饶宗益的弟子了?
既然《南华日报》都这么说,自己要是不披上这层皮,还真对不起人家送来的台阶。
等有机会,就以解释外界谣传为名,亲自上门道歉,然后再把谣传变为事实?
李清源觉得很可行!
因为昨天下来时,饶老笑眯眯好像很喜欢自己的样子,起码是不反感。
这层皮如果能穿上,以后谁想骂自己,可都得顾忌点影响。
而《天天报》除了对晚上事件回顾外,还重点提到了“一叶知秋”,并点破了李清源的股东身份。
李清源昨晚发挥的太好了,加上叶盼盼宣布“一叶知秋”会协助港府收拾烂摊子,两方面都博了一波好感。
而现在听说,李清源居然也是一叶知秋的股东,1+1的效果要远大于2。
如果说今日香江的热搜榜,李清源排名第一的话,那么一叶知秋就排名第二,只不过二者载体不同。
李清源主要是中文报纸在夸,而一叶知秋,则是英文报在盛赞。
《卫报》称,一叶知秋是香江开埠以来最有责任心的企业。
本来这样夸张的赞誉会引来反感,但这篇文章有理有据。
指出一叶知秋还没有正式落实主营业务,就开始实施公益行为,未来注定是个伟大的公司。
英文报纸的受众,一直是鬼佬和精英,集中在政商两界,许多人看后不禁有荒诞之感。
这家公司闹呢?
主营业务还没落实,没赚钱就想着承担社会责任?
喂,醒醒,你暂时还不欠社会的。
《泰晤士报》发文,解答了所有人的疑惑。
文章声称,一叶知秋做了一场伟大的营销。
以往发行公司在推广报纸时,只会和商贩说我们代理的是哪家报纸,谁在乎你是哪家发行公司的啊?
可一叶知秋不同,以全港都关注的公益行动为切入点,瞬间打响名气的同时,还博取了民众好感。
《泰晤士报》更是预言,假鸡蛋波及甚广,如果一叶知秋能以某种方式,把这些受害人转化成自己的消费者,那么这场营销将载入史册!
李清源看罢,特地留意了一下标注在末尾的作者。
“哈罗德·埃文斯?”
然后默默记下了这个名字。
《泰晤日报》写的那么精彩,甚至猜准李清源的心思。
可《每日邮报》的文章,完全像是一篇命题作文,水了一千三百多字,说的都是车轱辘话,大概可以用“一叶知秋真好”六个字来概括。
分量最重的是《香江宪报号外》,这是官方发言。
其中大概陈述了由“人造蛋”引起的风波,披露“胜昌集团”骗局,承诺警方会尽力追回损失,提醒广大市民谨防诈骗。
末尾点了下“一叶知秋”的名字,号召其他企业向一叶知秋看齐。
这些英文报纸的赞扬当然不是白来的,因为是他花真金白银买来的。
具体的数字还没出来,但保守估计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