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廉颇同样预料到了这一点,他也做好了迎接白起最后一波进攻的准备。
防守的住,白起战无不胜的威名自此宣告破灭。
防不住,他廉颇便可以自从告别这个复杂的朝堂,而跟随自己的国家一同覆灭了,这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
秋天很快就到来了,无数的风像是武器一样覆盖在天下间。
白起用兵向来是没有什么顾忌和犹豫的,当他确定好自己要发起进攻的时候,谁都无法阻拦他。
“孝文王二年,八月末,武安君令万众以巧计袭赵,赵将廉颇误之,大败。”这是在秦书中所记载的关于这一场决定性战役的内容,很简单,只是一个“巧计”而已,没有人知道到底是什么巧计。
而后来编撰“新秦书”以及“史记”的时候,当时的皇帝则是想要知道全部的真相,于是令当时的史官调查。
调查最后的结果发现这個事情的确是很简单,也的确是“巧计”。
因为这个“计策”的名字叫做“离间计”。
后世某位皇帝感慨的说道:“若无郭开,赵国怎么会灭亡的这么迅速呢?”
他将赵国灭亡的原因全都推到了郭开的身上,事实上郭开也的确需要对此负责,但却不应当是全部的责任。
最大的责任在赵王的身上,若不是他信任奸臣,若不是他给了郭开权利,郭开能做什么呢?
可皇帝向来是不会在自己的身上找责任的。
于是这便成了定论。
“孝文王二年,秦伐赵之战而起。武安君白起以金贿郭开,郭开巧言而责信平君,后赵王令郭开前往督军,后武安君白起袭赵军粮仓,大火蔓延数十日,赵军无粮血战数日,饥虏遍地,大军以尸为食,军中瘟疫蔓延者数千乃至万,战马屠戮悲鸣,而赵王不得听。——《新秦书·武安君传》”
秦国用了离间计,或者说不算离间计,他只是收买了赵王的宠臣“郭开”,而赵王对于郭开的信任也导致了这一场胜利最后的失败。
孝文王二年的冬日,赵军大败,近乎二十万大军死在了战场上。
没有一个人后退。
廉颇亲自上阵在前方冲杀,然而他们的装备没有秦国好,他们的战斗力没有秦国强悍,甚至他们连肚子都吃不饱。
这样的士卒怎么可能获得胜利呢?
于是,每一场战争后,赵国的士卒都会减少一批,而当粮仓被偷袭焚烧了之后,他们甚至只能够将战场上的尸体捡回来、将自己的战马杀死以不让自己饿死。
那些尸体中有些是他们的同乡,有些甚至是他们的父兄。
赵国的士卒们含泪吃着“肉”食,饮着水,将血肉与仇恨一同咽了下去,他们抬起头看着天上的天空,不知道自己在为谁而战,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孝文王二年的春天。
赵王的诏书从邯郸城而来,他命令廉颇停止抵抗,并且命令廉颇迅速回到邯郸城中等候。
夜深了。
廉颇坐在大帐中,端着酒爵轻轻的饮了一口,他知道赵王在打什么主意。
赵王害怕了,害怕继续抵抗下去不仅无法获得胜利,更是会触怒秦王,从而让他无法过上韩王那样子的生活。
所以他准备投降了。
而最令人想要发笑的是,赵王已经提前开始为自己作为“赵伯”的生活做准备了。
廉颇知道赵王给自己的诏书是什么意思,害怕他死在边疆,这样就没有办法将他“卖”出一个好价钱了。
他嘴角带着自嘲的笑容:“我这个信平君,值多少食邑呢?”
廉颇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眼睛中的神色沉默而又嘲讽,他走到了自己的大帐中,抚摸着怀中的宝剑,之后长叹一声。
“也罢。”
“恩主当年用我的恩情,我已经还完了。”
“今时今日,也该离去了!”
他的口中念诵着诗经中的“黄鸟”,这一篇章用在这个时候似乎并不算太合适,但好像又诡异的非常合适如今的时候。
赵王想要卖掉廉颇,不正如当年让三贤陪葬的那位秦王么?
一切好像是一个轮回一样。
..........
与此同时,邯郸城。
蔺相如知道了赵王的诏书抵达了廉颇的大帐,他同样也十分清楚廉颇会做什么样子的选择,因此也是笑了笑,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而后走到了后院中。
蔺礼站在他的身旁,眼睛中带着一抹可悲。
蔺相如只是交代着蔺礼说道:“待我故去之后,不要考虑到我以及赵国,去做你真正想要做的事情吧。”
他抚摸着自己孩子的肩膀:“这些年,是我将你困在了赵国中。”
蔺相如苦笑一声:“我明知道赵国不是一个好的去处,明知道赵王不是一个合格的君王,可我却因为先王恩主的恩情,依旧无法离开他。这些年我的回报已然够了!”
“走吧!走吧!”
“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或是去隐居,或是前往咸阳城!”
说完之后,蔺相如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以及发冠,而后将蔺礼赶出了屋子。
蔺礼站在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