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回到住处,同寝的三人都在学习,他放轻脚步,先把蜡烛点上,本想先温故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但视线扫到他带回来的几本书,犹豫片刻,他翻开书的一角。
而这一看,他的手就没有停下,不断地翻阅。要说以前沈长浩处处压他一头,沈长栋是不服气,如今瞧着他在这几本书上密密麻麻记的笔记,沈长栋心底积攒的郁气彻底消散不见。
不得不说,沈长浩确实厉害,所写下的见解,笔迹工整是其次,关键是字字珠玑,句句在理,针砭时弊,沈长栋一读,顿时受益匪浅。
怪不得人家能考中秀才呢。
“各位,多谢相送,时辰不早了,你们也都赶紧回吧。”
沈长浩在县学读书,不仅读书好,人际关系处得也不错。一早吃过饭要离开县学,拜别了孟山长跟夫子后,他就被一群人簇拥着送到县学门口。
今日去府学报到的不止他一人,还有一个叫程明的,他家就住在县城,由于家境不错,他爹也疼他,便从家中安排了一辆马车过来送他,沈长浩顺势蹭他家的车。
“五哥。”
跟同窗们告别的时候,沈长浩目光就扫到了人群后面的沈长栋,等同窗纷纷转身离去赶着上课,见他还没走,沈长浩就往前走了几步。
“你此去府城,要照顾好自己。要是有了难处,就往家中递信。我爹现在做了桩生意,收益还不错,不会坐视不管的。”
昨晚沈长栋看书看到半夜,早上起来顶着两个黑眼圈儿,还有些犯困。
但要说的话,他早就组织好了,虽然有些难为情,他还是开了口。
“嗯,我知道了。”
二叔对他确实没话说,小的时候让他跟沈长栋一起跟着他识字,遇到难懂的问题,他也会耐心答复,更不要说当年他亲自带着他求到孟山长跟前。
要是没有二叔,他怕是连到县学求学的机会都没有,如今他能挣来秀才的头衔,二叔有一多半的功劳。
但他这些年麻烦二叔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再加上因为分家的事,是他们大房做的不地道,沈长浩总觉得对不住他,也不想再给他增添麻烦。
不过他心里头清楚,就如沈长栋说的那样,要是他真遇到难处,二叔绝对不会不管他的。
如此,足矣。
马车轱辘缓缓转动,伴着清晨的霞光渐渐远去,等车子拐个角消失不见,沈长栋这才收回目光,踩着最后一声铃响进了学堂在他位置上落了座。
*
初夏已至,麦浪滚滚,空气里到处蔓延着蒸蒸暑气,薛晴擦着汗,脸蛋热得通红,嘴角却衔着笑容。
不因别的,而是自打沈朗跟江晚把生意交给她做之后,每次回去,手里就会多出二三十个铜板,多的时候,四五十也是有的。除此之外,因做生意的事,家里生活越来越好,现如今不要说白面,就连肉菜几乎都没断过。
日子好了,她越来越觉得有奔头,手里麻利地打着鸡蛋,一点都不觉得累。
跟卖煎饼果子摊子挨着的是沈长辉跟姜珊两口子,还有过来帮忙的沈长婉。
沈长辉擀面,姜珊煮面,沈长婉给客人端面、收拾桌子。他们卖的是凉面跟凉粉,而这两样镇上虽然也有卖的,但调的浇头不一样。他们用的浇头是江晚做的,味道比别人家的鲜美,就连擀的面条也劲道。
生意自是不错。
他们做着生意,家里人也没闲着,江晚带着沈长乐跟杨慧,养猪、养鸡鸭,打理菜园子,还要做家务,下午还要学上一个时辰的字,也是没有闲着的时候。
“这样攒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生意做了有半个多月,加上卖凉粉、凉面,每次大集都有八钱左右的进项。
说实话,挣得不少,但家里开销也大。不管是江晚,还是沈朗都是肉食动物,几乎顿顿少不了肉,再加上穿衣跟其它方面的消耗,一个月下来也就能攒下三四两银子。
如今老宅上的屋子破破烂烂,江晚早想推倒重建,盖上青砖瓦房。
但稍微一打听,要是建够他们一大家子的住房,没有百两银子下不来。
前世还活着的时候,江晚不觉得古代盖房这么贵,如今了解了,她就开始嫌挣得少了。
再者,沈长盛、沈长辉、沈长栋都成了亲,江晚不想跟陈氏一样拖拽着全家不分家,孙子孙女渐渐大了,家是早晚要分的。这一份,又要选新宅盖新房。
照现在的攒钱速度,估计能攒到天荒地老。
“早知道当初你们上山采药的时候,我多准备一些了。”
昏暗不明的灯光下,江晚把压在箱底的银子全都摊在炕上,数了一遍又一遍。
越数越愁。
而沈朗坐在一侧,安静地听着她抱怨,没有半分不耐。
“如今上山是不成了,不过挣钱的法子多得是。”
最近陈氏来得越来越勤,大多时候一天一趟,有时候一天两趟。
不过也不怪她来的勤,自打家里伙食改善后,他们没少给陈氏送。
一开始陈氏护着吃独食,后来李氏心有不满就跟她吵了两回。分了家后,陈氏对李氏越发不满,如今吵架又吵不出个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