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历史军事>军工霸主> 第407章 生不逢时的直-7项目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7章 生不逢时的直-7项目(1 / 2)

或许是为了预防万一,差瓦立将军还是提醒道:“叶总工,我们军方需要的可是一款能反舰、反潜、海上搜救等多功能于一身的军用直升机,你说的直-7应该能实现这些战术需要吧!”

“当然没有问题,否则我们的直-7也不能称之为多用途直升机了,您就放心好了,一个月后,欢迎您再次访问,我一定会让您大吃一惊的。”叶明十分自信的回道,他心里盘算起来,直-7的技术早在数年前,叶明就通过吴青山的关系获取到了,也对这款重型直升机的优劣有了一定的了解,听说哈飞还有几架原型机,技术有所改进,叶明打算借鉴一下,如果可以应用上,那就以哈飞的直-7重型直升机为基础改造。

直-7项目一开始得到了上级领导极大重视,这从直-7项目的参与单位就能看出,这款直升机的总体设计由直升机研究院负责。

而直-7的发动机、减速器和传动系统研究则由株洲发动机研究所牵头设计研究,574厂和BJ航空材料研究所承担发动机、主减速器的生产。

再由飞行试验研究所承担机体机构、系统件生产、总装和试飞,另有573厂负责主尾桨,自动倾斜器的生产,最后再由哈飞(112厂)和航空研究院直升机设计所(602所)进行组装生产,几家国内知名军工单位历时5年时间,这才有了这款单旋翼带尾桨式重型运输直升机的诞生,在直-7下马前,直-7已经生产了好几架测试机了。

所以,直-7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未来没有获得上级的青睐,也只能说是生不逢时,其一是它的发动机实在太拉胯,以叶明所知,直-7当初的研究程度已经达到了接近量产的阶段,它的唯一缺陷就是发动机马力不足,稳定性也略差。

未来很多媒体都对直-7的下马深表遗憾,但所有人都能认识到,直-7的结构强大过大,使得机体结构严重超重,加上为其量身定制的发动机性能落后于国外发动机,严重拉低了这款直升机在上级领导心目中的地位,这才会有直-7下马的事情发生。

直-7重型直升机使用的是两台改进型涡轴-5A自由涡轮发动机。

早期的涡轴-5发动机,单台额定功率为1618千瓦,单台最大功率2,200马力。

这样的发动机功率是无法实现上级领导要求最大起飞重量14400千克,有效载荷3500千克或35名人员的条件。

在经过几家军工企业的技术研发,经过改进后他们拿出了改进型涡轴-5A自由涡轮发动机(涡轴5甲)发动机,单台起飞轴功率从原来的1618千瓦提高到了1714千瓦(2330马力),但这么高的功率还是无法实现上级领导的要求。

而且直-7的造价成本过高,技术不成熟,生产工艺无法达到预定目标。

涡轴5实际上是以涡桨-5(仿自安24的АИ-24型涡桨发动机)为基础,按照涡桨改涡轴的思路搞的。

如果没有直-8项目的横空出世,或许直-7在几年或者十几年后还是能走出困境的。

可是,或许正因为直-7的存在,才促使法国人向我们伸来了橄榄枝。

众所周知,直-8是以“超黄蜂”直升机为基础仿制改进的13吨级多用途直升机,直-8依靠其技术性能上的优势击败了直-7,成为华夏在80-90年代唯一的一款重型直升机。

可却很少有人知道,与完全自主生产的直-7不同,早期国内生产的直-8国产化率只有不到50%,一直到1994年时,直-8才实现了84%的国产化率,但在发动机等重要机电设备上,还需要从国外进口,特别是发动机,只能采购加拿大普惠公司进口PT6B-67A发动机。

而在大量进口PT6B-67A发动机的同时,国内也开启了涡轴6发动机项目的研发,涡轴6是法国透博梅卡III C发动机的测绘仿制型号,能为直升机提供650到1000马力的动力。

从本质上看,涡轴6发动机仿制的原型透博梅卡III C发动机就要比PT6B-67A发动机低了一个档次。

从发动机的使用效果上就更是可见一般,装配了PT6B-67A发动机的直8运输机,要比装配涡轴6发动机的直-8,在各项技术性能上超出30%以上。

直-8采用的惠普公司特制的PT6B-67A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的干重量为212.5公斤,输出动力能达到2000马力,采用三台发动机的布局,2台在主减速器前,1台在主减速器后,3台发动机功率由主减速器传递给旋翼和尾桨。

在使用PT6B-67A发动机的情况下,直-8的空重为7095公斤,最大起飞重量为13000公斤,最大平飞速度为每小时315公里,最大航程830公里。

而直-7使用的涡轴5甲发动机干质量达到了700公斤,比PT6B-67A发动机重了近500公斤,即便是只装配了两台涡轴5甲发动机,直-7的空重也要比装配了三台PT6B-67A发动机的直-8重很多。

可见为了增加涡轴5甲发动机的动力,国内的军工单位也如同苏联老大哥一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