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其他类型>见英雄略风骨> 第四十八回 云鬓香鳃女儿雪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八回 云鬓香鳃女儿雪(1 / 2)

站立在城门上的甘修雎,挑首看着远处的疆域,开始出神,他与北静荒厄一晤并各自准备防范。建康是一座无外郭城,但其西有石头城、西州城,北郊长江边筑白石垒,东北有钟山,东有东府城,东南两面又沿青溪和秦淮河立栅,设篱门,成为外围防线。而石头城

故有“嵩岳基旧宇,盘岭跨南京”一说,十分的险峻。而今他立身城头,就是为了与驻守此地的名将鲁广达密仪。

这鲁广达曾参与平叛侯景,后又巩固陈朝西南边防,阻止了北周在蜀水边建造船只欲占领江北之地的企图,时年北齐来犯他又大破齐师,收复淮南旧地。他为政清廉忠厚,待人推心置腹,深受当地百姓与将领的拥护。而今他屯兵石头城,更是深有远见,知道北隋迟早会大举来犯,所以未雨绸缪,先在采石及石头驻防,守护建康。

当今的朝政开始昏聩,认为长江天堑,无法飞渡,所以不假思虑,防御松弛,这鲁广达也是谏言多次,才被不厌其烦的得以驻守这建康的门户石头。自古以来,取南朝必先攻克石头城,所以此地的险要,不言而喻。

甘修雎兼领宿卫之职,本就是内廷禁卫,无权干预军事,但他与诸位实质握有兵权的将领交厚,曾今一起北伐,收复过丢失的疆域,吴明彻逝世后,他的帅位虽然没有实质的继承人,但萧摩柯却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与诸将殚精竭虑,誓死拱卫南陈汉统,所以无论陈主如何的荒淫无度,他们都尽力辅佐,不生异心。今番北隋集结大军,早也对南陈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所如今的局势早也不容乐观。

早些年北城王明寂率军两万占领石头,威胁建康,迫使宣帝陈顼妥协,不至于让名姓宗族被政敌尽灭,后来祆教土崩瓦解,明寂被名帅吴明彻击败,不得已率名姓子弟渡江进入江北淮泗之间流窜。时正直北齐占据南兖州,明寂并趁势攻占,沿称南兖州的古名广陵,将这誉为“楚子城”的城池改名为北城。这就是北城与北城王的由来,为区别于功勋卓著的北城一姓,世人并冠以开国武帝陈霸先为彰显南陈军武所建制的府兵制,叫北城府。

北城府与北静府齐名,都是异姓王爵,曾是武帝的旁系亲属,后来北静府没落,没了制衡,北城府唯恐功高震主,并自动解除职权,归隐田居,最终衍变为世家大族,虽不在供奉朝堂,但实质权力却更为庞大。

北城现今留存下来的子弟兵被名邺收纳,成了“括易一室”最后在军中的实力。所以甘修雎以此为筹码,向中领军鲁广达协商,军中是务实的,所以他并以此作台阶,将名动宅巅峰时期的影响,重新掌控回来。

鲁广达曾今见过一代宗师“名玄拘”儒将一般的风采,共同平灭过侯景的反叛,待到功成名就,大名府座落成,他即失踪,他的继承人“明鉴”及“名榭”相继被政敌迫害而陨落,不禁为大名府的衰落而唏嘘感叹,他最为钦佩的“将军”明寂,因为名姓宗族的败落后,不得已割据一方,如果不是名邺力挽狂澜,名动宅恐怕早也没落。

军中及朝堂中支持大名府的人,大有人在,偏偏世事难料,诸多变化,名姓宗族早也名存实亡,留下的名动宅,仅仅是名邺的不朽基业,“括易一室”。但因为两室的争斗,这几年开始偏离权力的中心,不复当初名邺在时的巅峰,甘修雎的职位是禁卫宿卫郎将,这也是当初北伐时,得蒙功荫而封的,而北静荒厄却因为擅经营权力,因辅助名邺平定东南叛乱有功,才忝居缇骑统领一职,这些职位与军职相串联,但实质却无兵权,他们安插在军队里的人也只是一些佐将,没有初现“君子令”时满处是“括易一室”的人盛况。当初名邺的职权是假节左卫大将军,督徐湘军事,与吴明彻仅正副帅之别,这也是他拒退西魏,后来的北周,平叛淮泗,收降广陵北城所诏安后而得的职权。后来匡扶宣帝取得江北诸郡,与继承吴帅遗志的萧摩柯歼灭意图觊觎南陈的北齐大军,进而掌权,逼迫陈主封王爵,他也得之一个“肃王”的名头。

此刻的名动宅不论是江湖还是朝堂,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时期,俨然构成一方的威胁,陈帝也是霸主,见过烽火硝烟,知道被逼迫的滋味,因为他的皇位也是自己逼迫得来的,如此霸气尽露的帝王怎么能轻易的就屈服于,并允诺朝中“名动宅”的政敌来迫害名邺,名邺的正室妻子薄如(原名神星邪长相酷似神曲京乃她的堂姐)被他们残酷折磨,最后中毒玉殒,名邺正远征巴蜀,回来时惊逢噩耗,不顾一切兵指京都建康弑杀了陈主,后来经过群臣及诸多大将在当中极力的斡旋,并得以保全陈氏王朝。名邺不想背负篡夺的骂名遂扶太子陈叔宝登位,总揽了南陈的朝政,以“指鹿为马”的威示,清除出了反对于他的宗室朝臣,牢牢的将军权掌控在手里。然而薄如的去逝,让名邺渐渐的倦懒,开始寻求解脱,终于在兄长甘修雎的感染下,他毅然决然的离开,去找寻一直隐匿在心头那位青梅竹马的发小“神曲京”。“待你长发及腰时我娶你”,这是一句戏言,在发现她是一个女儿身时,就悄然一瞬间的萌发了,但在她被掳走后,不知所踪及其下落,并无法再开始一尝践诺了。

名邺走后,陈主恢复自身,逐渐的掌握实权,将支持他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