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养着的可不只是淞沪这两千士兵,还有他们身后的一家老小,那可是上万人。
要养的也不是一时,而是很多很多年。
有进账的时候,他自然也想多省下来些。
“观主,朝廷那边也要上交三成战利品,所以我就想着,还是尽量多留些用于养兵。一时暴富,也得细水流长方是长久之道。”
陈青竹对于他的改变心知肚明。
郑元乃此人心地纯善,责任感很强,哪怕曾经是个不谙世事的大少爷,如今手下养着两千多人,也学会了精打细算。
“郑元乃,你要记住一件事。”
陈青竹语气郑重,“平时养兵养得再好,也比不上一次胜仗能直接得到大量好处更鼓舞士气。”
前世今生这么多年,她见过不少军队。
有骁勇善战勇猛无比的,也有死气沉沉一触即溃的,还有普普通通的。
总结下来,能真正驱动士兵爆发出巨大潜力的,只有巨大的利益。
郑元乃看惯了那些将官对士兵们的克扣,一时间心态上没转变过来。
他能遵从本心善待士兵,却想不到要大手笔奖励士兵。
“上阵杀敌是卖命,本就该得到十倍百倍的回报,才能让人斗志昂扬奋勇无双。”
这次的战功报上去,郑元乃很大可能会升官,其作战能力也将得到皇帝的重视。
他镇守的范围势必会扩大。
而这次作战得到战利品分配的百姓和军户,就是一个极好的正面典范,可以让他更快地收服其他卫所的军户。
甚至,将来要募兵组建营兵,这也会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郑元乃不是蠢人,听到这番话,只觉得振聋发聩,茅塞顿开。
他由衷道:
“多谢观主教导,是我狭隘了!”
陈青竹见他听进去了,微笑着道:
“不要担心没钱。以后跟着本观主,打胜仗的机会还很多,战利品也会很多。”
得到这个保证,郑元乃顿时眼前一亮。
对啊,他可是追随观主的人,这支军队也算是观主手下的军队。
有观主做后盾,他还怕以后没有胜仗打。
战利品只会源源不断,养军队的钱,一下子就不愁了。
这般想着,郑元乃只觉得前路顿时就明朗了许多。
陈青竹又吩咐道:
“出海的船先放到海中,让所有人撤离海岸。本观主会去做一些布置,保你们在大风浪时平安无虞。”
如今四月份虽说没那么多大风大浪,但还是要以防万一。
若郑元乃和一千五百人的军队一起掉进海里淹死了,那损失就太大了。
郑元乃闻言不由一怔,随即心中生出无尽的感动。
他时常听闻海边的渔民在出海前要祈求神灵保佑,不要遇到大风浪,或者在遇到大风浪也化险为夷,如今看来,观主竟也有同样的手段。
更重要的是,他真切地感受到了观主对他和手下军队的爱护之心。
军饷不够,她主动解决。
兵力不够,她亲自坐镇顶上。
就连海上有风浪,她也细致地考虑到了。
她在尽可能地为他们排除敌人以外的的其他所有困难与危险,让他们可以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地去打仗。
这比当今陛下强一百倍。
他心中不由自主生出这般大逆不道的想法,可却是豁然开朗。
跟着观主,士兵们虽然卖命,观主却珍视他们的性命,务必保障他们得到对等的回报。
身为上位者,她在尽可能地保护每一个兵,也在尽全力支持他这个将领。
陛下呢,却是什么都不管,任由那些贪官污吏吃空饷,贪军饷,残害士兵,打压为难真正想要做实事做好事的官员。
如今这个世道,观主这样的上位者,真的太难能可贵了。
能追随观主,是他的幸运。
无论以后要上刀山还是火海,他都愿意坚定不移地追随观主!
“多谢观主爱护!”他郑重下跪,铿锵有力地道:
“观主,属下今后定会全心全意追随您,至死不渝!”
陈青竹心中诧异。
没想到她的一个无意之举,竟叫郑元乃突然如此慷慨激昂向她表忠心。
想起她初到淞沪时,郑元乃那句“心力交瘁”,她突然又理解了。
她只是不想让精心谋划得来的军队与将领遭受损失而已,却让他感动得立刻奉上全部忠心。
看着他满目崇敬感激的样子,她一时间心情无比复杂。
或许,某些计划,她应该适当改动一些。
*
范大勇回来时,郑元乃已经做好了全部准备。
总共召集了一千五百士兵,以及一百二十名被俘百姓,准备了五艘战船,只等誓师以后,便出发前往玻璃岛。
范大勇得知他直接抽走了四分之三的兵力,有些不太赞同。
“将军,我们抽走这么多人,海防兵力就太少了,万一有其他倭寇趁淞沪兵力空虚前来劫掠,岂非等于中了调虎离山之计!”
郑元乃扬唇笑了:
小主,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