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萧延徽不为所动,面对赞誉,他神情淡然,只关心实际:“魏大人预计何时能返回营地?”
宋大人恭敬回答:“据魏大人所言,他已启程取箭,大约半个时辰内即可归来。”
安将军闻言,不禁嗤笑出声,声音中带着几分挑衅:“箭未到手,便夸口能退敌?未经检验,又怎知是宝是废?”
安将军的直接,让宋大人脸上闪过一丝怒意,却碍于场合,只能怒目而视,心中暗自嘀咕,为何此人总是与自己意见相左。
安将军之所以无所畏惧,是因为他自身武艺超群,加之在东靖战场上的赫赫战功,即便孟尚书地位高于他,也不敢轻举妄动。
而孟尚书多年位居高位,渴望借此机会更进一步,他虽不亲自上阵,却将希望寄托于魏崇楼的箭上。
萧延徽面容沉稳,语气平静:“待魏大人归来,再试箭不迟。”
简单一句话,却让众人安心,宋大人更是喜形于色,连忙应允。
离营之际,宋大人还不忘回头,向安将军投去一个得意的眼神。
安将军心中愤懑,暗自嘀咕:“事情八字还没一撇,得意什么?元帅,您看,他现在就如此嚣张,万一魏崇楼真造出了什么厉害的箭,岂不是要骑到您头上了?”
话音刚落,一旁的黄将军轻轻拍打他的头,笑骂道:“别胡说八道,元帅之位岂是区区一箭所能撼动的?”
萧延徽之所以能稳坐元帅之位,无人非议,全凭他卓越的武艺和超凡的军事智慧,这些,绝非任何兵器所能替代。
“宋大人与魏崇楼,二者谁更能以兵法如神般运筹帷幄?”
此问一出,不仅他们二人,就连那位年高德劭的吴老将军,似乎也难以企及那位神秘莫测的萧延徽。
安将军话音方落,便觉察到自己的失言,那张总是洋溢着正气的脸庞上,此刻竟罕见地浮现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委屈之色。
他心中暗自惊诧,难以置信,一个平日里只与文案为伍的文官魏崇楼,竟能打造出传闻中的神箭!
与此同时,在城中一间不起眼的铁匠铺楼上,郭管事的眼眸中闪过一丝精光,语气中带着几分恭敬,向身侧的苏雅县主禀报道:“县主,魏崇楼大人已将箭取走。”
言毕,他微微低头,等待着苏雅的指示。
苏雅轻轻颔首,目光随即转向一旁静候的胡荣。
胡荣机敏过人,见状立刻宽慰道:“小姐请放宽心,方东那边的进度比预期要快许多,不出这两日便能完工。他这几日几乎废寝忘食,原本预计需时二十日的工作,因他日夜不停地锻造,效率大增。”
郭管事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赞许之情溢于言表:“胡管事推荐之人,历来可靠。也正因他的高效,我们才能如此迅速地将魏崇楼的箭交付其手。”
然而,苏雅心中挂念的却是另一件事:“那魏崇楼的箭是否已经试射?威力如何?”
郭管事闻言,鼻中轻哼,满是不屑:“不过是比寻常箭矢多飞那么一丁点距离罢了,唯一的噱头便是能六箭连发,如此也敢自诩为神箭?”
记得初时铁匠完成箭矢,郭管事第一时间前去验看,生怕魏崇楼侥幸得之,真造出了什么旷世奇兵。
待亲眼目睹那些箭矢的射程与普通士兵所用相差无几后,他心中的石头才落了地。
毕竟,模仿之作终究难以与真品相提并论,无论外观如何相似,内在的差距仍旧天壤之别。
胡荣更是直言不讳,言语间带着几分戏谑:“这怎能与我们公子亲自设计的箭矢相提并论?方东为多少英雄好汉锻造过趁手兵器,眼光何等独到。他说按照我们公子图纸打造的箭,那才是真正的非凡之作!”
胡荣与方东自幼同村,情谊深厚,这些评价皆出自方东亲口所述,不带半分虚言。
苏雅的目光穿透雕花窗棂,落在了下方热闹非凡的街道上,心中暗忖,魏崇楼不就是惯于利用百姓的口碑来博取名声吗?
这一次,她要让他的名声彻底败坏。
于是,她轻招手唤来贴身侍女玲珑,耳语一番。
玲珑听完,面露迟疑:“小姐,这样做怕是不妥吧?”
苏雅却胸有成竹:“按我的计划行事,不会有丝毫破绽。”
玲珑虽有顾虑,却也只能遵命。
不久,苏雅换上男装,摇身一变,成了位风度翩翩的小少爷。
此地乃边陲小镇,紧邻边关,距军营不过数里之遥。
苏雅带着胡荣,大步流星地穿过城门,直奔军营而去。
军营之内,戒备森严,尤其是粮草险遭焚毁之后,士兵们的警觉性更是提高到了极点。
“站住!什么人?”守卫的士兵见二人靠近,神色警惕,欲上前盘查。
关键时刻,苏雅从容不迫地从腰间抽出一块令牌,士兵们一见令牌,方才收敛了动作,面露疑惑。
胡荣见状,一边说着客套话,一边不动声色地将一只沉甸甸的钱袋塞入一名士兵手中。
士兵们交换了一个眼神,神色明显缓和下来,其中一人拿着令牌,转身步入营内通报。
此刻,帅帐之中,萧延徽正独自端坐,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