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其他类型>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 第358章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8章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2)(2 / 4)

免二减三的税收优惠,用于帮扶大华公司安顿日益增多的外来投资伙伴。”

叶涛这话说的很明白。

你小子不是一直拿营商环境的问题说事么?

我承认想要改变整个DZ市的营商环境是个艰巨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别说我了,就算五人小组一起用力,也不见得能在短期内克服种种客观难题解决这个问题。

既然不太可能在短期内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好,我主动帮你把大华工业园区扩建,用来安顿那些外来投资者,给他们建厂行不行?

那边可是你的地盘,治安有保障不说,还有着专门设立的政务绿色通道,在你们大华工业园里面建厂,总归能在最大程度上规避营商环境的问题了吧?

杨默闻言,诧异地看了叶涛一眼……这位常务也是位狠人呐!

国家在招商引资这块有两条高压线:

一是不能以各种方式白送土地,即减免土地出让金;

二是对于要在当地投资的企业,不能减、免或返税。

然而在实际施政中,尤其是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所有招商引资项目在这两条上都有突破,土地出让金有的全免,有的减半,税收一般是免二减三,即免除二年,减半收取税收三年。

当然,此时的齐鲁严格来说,不算欠发达地区,因此不管是国家还是省里,在这一块对于各市县的主管单位卡的也比较严。

因此除非是狠人或者情况特殊,而是会另辟蹊径,灵活变通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就像叶涛刚才的暗示的土地出让金一样,既然政策规定不许减免,那就采取先收后返的方式……即按照规定走招拍挂程序,将出让的地块拍卖给投资企业后,企业依规支付主管单位相应的土地出让金,无论这个钱是企业真的自己掏,还是政府私下借钱给企业让他交,但这个钱必须要在账上体现出来;随后,政府再通过财政办法,以支持工业发展基金的名义,将这笔钱返还给企业,所以实际上,相当于企业免费获得了这块土地。

税收也是同样的道理,先收再返。甚至有时地方为了争取企业在当地落户,不仅仅减免了土地出让金和税收,甚至还会补贴几千万的固定资产投资款——也就是大华公司不缺钱,而且是个资产管理公司,目前名下唯一的大型实业项目是那个平台性质的商业示范区,并不属于工业范畴,否则的话,叶涛指不定还会提及这方面的内容。

TMD,谁说齐鲁这边的领导都是因循守旧的!?

这胆子,这步子,这魄力,不跑去特区当个急先锋,简直是在浪费!

察觉到了叶涛开门直叙的态度,杨默笑了起来:“叶常务,我刚才说过了,大华工业园是不可能容的下那么多项目的。”

“这不是面积不面积的问题,而是这些项目里,有的是需要投建食品加工厂,有的是需要投建药品厂,有的则是需要投建配件加工厂甚至以后还有半导体元件生产厂和高新生物企业……不同行业的厂子对于地理条件需求不一样,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程度也不一样。”

“别的不提,就算是为了那三条商业街的流量考虑,我也不可能把所有的项目都规划进大华工业园里。”

这是个很客观的问题,但凡对生产制造业稍微有所了解的同学都明白杨默并没有在撒谎。

但叶涛的注意力却被另一个词吸引住了。

以后还有半导体元件生产厂和高新生物企业?

这是……

果然,这货之前之所以选择了德州作为落户点,就是看中了德州的工业基础,然后存着通过市场倒逼升级产业,最终不断扩大盈利和社会影响力的打算!

一瞬间,他就想清楚了杨默为什么会把德州去年的考评结果拿出来,并且不断强调着营商环境。

只有优化德州地区的营商环境,杨默才能靠着他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源源不断地将外地的投资者和人才诓骗到这边来;

大华公司的那个商业示范区只有源源不断地吸纳投资、放出项目,他们才能形成足够的综合体量,然后形成一个宛如超大型国企般的经济内循环和小生态体系;

而到了那一步,只有源源不断地创造出足够效益,才能保证那些构筑循环体系的主体们不至于分崩离析,并且几何般地增加杨默的商业号召力和社会影响力。

这其中,各种高附加值的高新产品,则是这一揽子计划的成败关键……只走高新产品,才能保证了足够的利润。

捕捉到双方的所求其实不谋而合之后,叶涛微微吸了一口气,沉声说道:“那杨总的想法是……?”

杨默笑眯眯地看着他:“歪嘴的和尚好念经……像德州这种老工业区,国家的转移支付比例一直宅逐年加大,大华公司不需要德州踩着高压线变着法给我们免去土地转让金和税收,但却可以在其它方面给予我们的一定的支持,然后携手共同优化德州的营商环境,为德州未来的县升地创造契机。”

所谓的“国家转移支付比例在增加”,说白了就是国家对于德州这种老工业区的财政输血比例在逐年增加的意思,这几乎是当下所有老工业区的现状,谈不上丢人,但却很无奈。

叶涛眉头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