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太大的波动,只是沉吟了一会儿后,便蜷起了手掌,在桌子上叩了起来,显然是陷入了沉思。
叩~
叩~
叩~
略有些烦人的叩桌声足足响了几十下,那位张总这才抬起头来:“这个忙可以帮,但丑话说在前面,大家都是第一次合作,非亲非故的,所以……辛苦费300万,什么时候见钱,什么时候出手!”
嘶~
李厂长和黄海生齐齐发出抽吸声。
尼玛的~
300万?
黑!
太TMD黑了!
这简直比借印子钱还要来的狠。
不过对方越是如此,他们反而越是信了对方的确有办法帮到自己。
微一沉吟,李厂长开口了:“张总,如果真能帮得上忙,300万的辛苦费是应该的……只不过如此一来,需要帮忙遮掩的账务,就不是1100万,而是1300万了!”
很明显,霞梅运动服装厂真正需要填上的账务其实是1300万,不过从李厂长能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自掏300万好处费的情况来看,霞梅运动服装厂的管理层这些年来捞到的油水,着实是非常不少……你要明白,这是填账而不是销账,那1300万,是要真金白银地填回厂子里去的。
如六子所说,张总果然是个豪爽人,闻言后一拍桌子:“好!够爽快!1300万就1300万!李厂长、黄副厂长,你们这两个朋友,我交了!”
黄海生脸上虽然挂着笑容,眼角却忍不住抽了抽,然后探究似的问到:“张总,既然大家都是坦诚相见的朋友了,那么我冒昧地问一下……您是打算怎么帮我们遮掩这1300万的账务呢?”
说到这,黄海生补充了一句:“张总,不是我们不信你,而是六子之前可能也给你介绍过一些情况了,霞梅运动服装厂过往的账本大部分全部交到总部去了,虽然总部那边可能因为人手不足,暂时还没清查这些账本,但要想想办法把这1300万悄无声息地补进去,却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得不说,虽然黄海生和李厂长这些人不懂财务知识,但对于系统里面一些游戏规则却是很了解的……这些钱又不是只有他们过手,因此只要能把钱补回去,同时让财务账本形成一个勉强看得下去的闭环,那么大概率这件事也就这么过去了。
张总闻言,却是满不在意地笑了起来:“黄副厂长,这个你不用担心,既然接了这活计,我自然有办法。”
说到这,张总有些不耐烦地拿着手帕擦了擦刚刚冒出来的热汗:“这么说吧,像你们这些上了一定规模的单位,最费精力、也是最难查出来的帐莫过于隐藏性债务……那么既然如此,以【存货计提跌价】的形式,把这些隐藏性债务以成本的名义混淆到新增业务里面,然后绕个弯把钱补进去不就行了?”
存货计提跌价?
以成本的名义混淆到新增业务里面?
对财务知识的了解仅限于皮毛的黄海生和李厂长听的面面相觑。
张总见状,脸上露出一种鸡同鸭讲的不耐烦,但似乎想起这毕竟是一笔收益高达300万的大单,这才耐着性子简单解释了一下。
………………
所谓“存货计提跌价”,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财务知识,只要理解了会计分录的底层逻辑后就全明白了。
简单举个例子:
假设某公司有一批存货,数量100个,进货价为150元/件,每卖出一个存货还需要发生销售费用20元。
那么假设目前市场上该批存货的售价为140元/件的话,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十五条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所以这一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140-20)X100=12000元;
而存货成本=150X100=15000元;
发现了没有,此时存货成本是高于可变现净值的,那么按照会计准则,就需要对该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成本-可变现净值=15000-12000=3000元。
因此,在账本的会计分录上就会显示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3000元。
贷:存货跌价准备 3000元。
但需要注意的是,同样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十七条规定:
1、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
2、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的,超出部分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一般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
即如果该批存货已经与下游客户签订了销售合同,则其售价就是合同价,并非市场价,则需要用合同价去计算其可变现净值。
也就是说,假设一个月后,由于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该批存货的市场售价涨至200元/件的话,
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