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其他类型>将军女扮男装,绯闻乌泱泱> 第18章 一时僵局,调兵五万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章 一时僵局,调兵五万(1 / 1)

正如他们所料,上头一时没有下达明确的旨意,情况就这样陷入了僵局,七里岭的兵没有撤退,他们驻扎在扶余部的兵亦是。

在各方较量权衡的时候,贺玄最是焦心,整日如坐针毡,他哪里知道那小畜生就那么大胆,领着数千兵马就敢杀去敌国的咽喉之地。

等那小畜生回来了,定要好好上一上紧箍咒,不是二天闯出滔天的祸事来,自己这个将军都护不住他,性子也太野了些。

他一边焦心,怪那小畜生胆子太大,又一边暗暗欣慰,也幸好那个小畜生有远见,以牙还牙地拿下了扶余部,要不然,就不是如今这样的境况了。

若不是拿住了对方的咽喉之地,落于下风的就将是我方,到时候不管是打还是不打,主动权都在人家手里,我方处于被动局面,可就难办了。

如今,我方稳占上风,就看敌方如何决策了。

到底是忧心那小畜生,他连连向上递奏报,并暗中布局,若是西厥突袭,他得给小畜生镇守住后方,确保一条退路。

定安城的百官也陷入了僵持,就西厥这种出尔反尔的行径,真是可耻,一边以和亲为由启动互市,占尽利益,又一边狼子野心,觊觎大渝疆土。

朝堂之上,主战派跟主和派各占一半,形势分明。

主战派大多是因为不能容忍西厥这种卑劣行径,常言道士可杀不可辱,西厥欺人太甚,大力称赞贺玄部署有方和他部下的小将有谋略。

主和派大多是文人,提出的理由也是从国力实情出发,大渝如今经不起一场大战或是一场持久战。

两边各有理,赫连普威也一时没拿定主意,事情就这样僵持着。

不过有些人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就很值得琢磨,首先是一贯好战的齐王,在此事上从未表态;二是西厥犯境后,吴国公这边从未有动静。

吴国公因病退出朝堂,可世子吴清华还在翰林院任职,虽官位不高,好歹也是有爵位的,和顺公主前往西厥和亲不过短短三载,西厥就派兵犯境,无论怎么样,他们也该有个态度才合理。

但,从始至终,这一家人都没有任何表示,连私下递折子给皇上都没有。

难不成吴清越被封了和顺公主,就真的无关了?

外头各方在琢磨吴国公的态度时,国公府内也在留意各方动静。

要不是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国公府,吴清华早就出京城去了,他既担忧吴清越的处境,又忧心东亭那头,自从看到东亭传回来的信息后,他是坐卧不宁,食之无味。

不过,唯一让他好受一点的是,风珏领兵攻下了西厥的扶余部,一举扭转了局势,否则,境况只会更难堪。

吴清越在西厥能不能安稳度日,全系在大渝这头,从她出关那日起,她就不仅仅是她了,她是大渝的脸面缩影,同时她的脸面也是大渝给的。

如若没有风珏攻下扶余部,吴清越的的王后位置只怕早已被褫夺,能不能从冷宫活着出来也难说。

吴清华很清楚,这一次救他小妹的是风珏和风鸣关的将士。

正是因为明白这一点,他才能稳住情绪按兵不动,全看上头怎么决策,东亭那边能做的也有限,顶多就是暗中行事,终归是上不得台面。

他在心里默默地又为风珏记了一功,前头救了东亭,本就欠下了一份恩情,如今他又挽救了小妹一回,这份恩情更重,欠下的更多,以后该好生偿还才是。

他在心里感激风珏以及风鸣关的将士,同时也在观望京城中的风向,齐王在此事上一改常态,引起了他的注意,细细深究起来,这事真是不简单。

一直有意拉拢自己,又一向好战的齐王,在此事上却默不作声,态度很是明显,这是为何?

吴清华一时想不明白,但他心中引起了警觉,事出常态必有妖,太不寻常了。

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缘由,导致齐王不惜失去自己这个得力助手呢?

要知道吴国公虽然荣退,但曾经的部下也不容小觑,依旧是说得上话的,这些齐王都能不顾,只能说明这个缘由很大,大到一个国公府都不足惜。

所以,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吴清华在思索此事的时候,旁的人也在琢磨这个问题,尤其是东宫跟楚王两派的人。

东宫跟楚王两边都在追查,但是无一发现齐王一反常态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齐王自己却早乱了阵脚,他哪里知道西厥会这么快就出尔反尔,想当初,他极力赞成双方和亲,就是希望那些事不被翻出来。

现如今,西厥犯境,摆明了毫无顾忌,若是那些事被翻出来,那他就彻底出局,只能看着旁人通往那条至尊之路。

自从母妃被打入冷宫后,他自己本就走的艰难,要不是有吏部尚书曹章绪等一众能臣和皇商母舅一族的支持,他何德何能跟东宫与楚王形成三角鼎力之姿?

现如今,他自己乱了阵脚,在朝堂上不敢言语,既不敢支持攻打西厥,又不敢阻止攻打西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