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印度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影响,印度高层在战略思维上表现出相似的三个特征:
1. 自负:这个特点受到英国殖民文化的直接影响。英国人以印度为依托,向外发动侵略战争,其鼎盛时期控制着西起霍尔木兹海峡、东到马六甲海峡的广大区域,印度洋成了大英帝国的“内湖”。这种战略环境和“辉煌成就”激发了印度人的“大国情结”,培养了印度资产阶级“北防南进”、“主宰南亚”的意识,民族主义思潮空前高涨。他们自认为拥有强大的实力和影响力,可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对其他国家持有傲慢和轻视的态度。这种自负心态常常导致印度高层对自身能力和地位的高估,忽视潜在的问题和挑战。
2. **短视**:印度高层在制定政策和决策时往往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眼光。他们可能过于关注短期内的政治利益或经济收益,而忽略了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和战略规划。这种短视行为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错误的决策,限制了印度的长期发展潜力。
3. **保守**:印度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相对较为保守,这也反映在高层战略思维中。他们可能对新思想、新观念和变革持谨慎甚至抵制的态度,更倾向于维持现状和保护既得利益。这种保守性可能阻碍创新和改革的推进,使得印度在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时显得相对滞后。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特征并不是普遍适用于所有印度高层人士,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印度的战略思维也在不断演变和调整。了解这些特征对于分析和理解印度的外交政策和国内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应过度概括或简单化地对待印度高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 1947 年印度获得独立之后没多久,它就毫不犹豫地接过了殖民文化的接力棒,悍然非法侵占了位于我国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大片土地。这一举动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印度极端民族主义那充满冒险精神以及对领土贪得无厌的扩张欲望。
长时间以来,“印度中心论”这种思想在印度高层人士当中早已深深扎根。特别是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数次局部战争之后,除了 1962 年那场中印边境战争输给了我国之外,其他所有战役都让印度斩获颇丰,战功卓着。正因如此,印度的高层,尤其是军队里的官兵们普遍都产生了一种骄横且自负的心态,他们狂妄自大地宣称自己是“南亚战场上的无敌之师”。而印度的高层同样也长期吹嘘着本国军人“战无不胜”与“攻无不克”的神话。
二、猜疑
这一特征深受“蔓荼罗圈模式”或“邻国圈理论”的影响。此理论源于古印度孔雀王朝大臣侨底里耶所着的《政事论》,书中假设存在众多土邦,每个土邦都有属于自己的邻居圈。然而,这些友邻在不同时间点可能会变成敌人;当自身实力不够强大时,可以通过施展阴谋诡计来击败邻国。冷战结束之后,印度迅速修复了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并成功建立起两国间的战略伙伴关系。但对于俄罗斯与中国、美国以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发展关系一事,印度感到极为不安,生怕俄罗斯会南下干预印度洋事务。
“9·11”事件发生后,印度进一步加强了与美国在反恐方面的合作,并对美国的 NMD 计划表示支持。然而,印度坚决反对美国介入南亚事务,并对美国“重视巴基斯坦而轻视印度”的政策保持高度警惕。这种既想与强国合作以获取利益,又担心他国势力渗透的心态,使得印度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始终充满猜忌和疑虑。特别是在武器装备采购政策上,印不依赖于任何一方,从俄、美、欧、以等国均购买武器,导致其武器系统既不配套,又不能形成有效的战斗力。
三、报复
印度军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英国殖民时期,它在这个背景下逐渐发展壮大,并最终脱离了英国的统治。然而,这支军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殖民雇佣军文化的深刻影响,导致其成员普遍具有强烈的好斗心和报复心理。
在 1947 年 8 月至 1948 年春印巴分治的早期阶段,由于受到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煽动与挑拨,印度国内爆发了大规模的教派冲突和报复性事件。这次血腥的冲突导致了多达 60 万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甚至连伟大的领袖圣雄甘地也因为倡导宗教团结而遭到一名狂热的印度教极端分子的暗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62 年中印边境战争以印度的失败告终之后,他们心中涌起了强烈的对华复仇情绪,一心想要报这“一箭之仇”,重塑自己的尊严。这种复仇心理在印度军队中根深蒂固,成为他们长期以来的执念。
长期以来,印度政府一直致力于渲染来自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威胁论,通过各种手段向国内民众灌输这种观念。印度国内媒体更是推波助澜,极力煽动民众的反巴仇华情绪,甚至公开呼吁军人随时做好应对来自中、巴两国的所谓“挑衅”行为,鼓励他们为实现“大印度”的宏伟战略目标而英勇献身。
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度社会各个阶层,包括军队官兵在内,都受到了这种病态心理的影响。这种心态逐渐演变成一种渴望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