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也请过这位名满天下的张真人,可他不来。
后来据说张三丰云游时去过他十一弟朱椿,也就是蜀王藩地那边,还游说朱椿入道。
朱棣原本以为,这是朱椿往自己脸上贴金,想不到居然不是。
要是朱椿真的能把人请过来,他的老脸真的是被人打得啪啪响。
而且这人情可就大了去了,以后他要是想给朱椿换个地方待着都不好意思。
“闭嘴!酸啥!”
徐氏没好气的给了朱棣一巴掌。
典型的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人家修道的跟朱棣这种修武的本就不是一路人,不来一点不出奇。
当年先帝不也没请来人家么。
其实就是人家看不上朱棣跟先帝。
现在朱椿有缘分见过人家一面,那张欣有朱椿从中牵线,请人家来帮忙看一看的成数就大多了。
“一会我就让你爹回信,快马送去蜀地也就两三天的功夫,等信吧。幺娘既然没说一定不好,那就怎么都有转机,愁也无用。”
徐氏干脆利落的说了她的打算。
“是,娘。”
“我去看看大花,你跟你爹把盐政的事定了吧。”
“是,娘。”
有了徐氏不急不乱的安排,朱高炽的心也稍微定了下来。
朱棣目送徐氏走人,拉着脸把大理寺卿的上疏递给了朱高炽。
“你看看吧,连断案的人都看不过去,想提提意见了,咱这朝里的人也不知道天天在干嘛!”
“哦,好,前几天大花还跟我提过一嘴呢,说现如今的朝廷里卖盐这一块收进来的钱不对。”
朱高炽双手接了,顺口就答了一句。
“那你不说?”
朱棣瞪眼。
“还没来得及说呗,一天到晚都是事。我还想着回头让户部整一份数看了再跟爹说。”
朱高炽辩解。
“常有理,看吧,看完再说。”
朱棣乍听张欣可能不好,心情也不是很好,不想跟自己的大胖儿子争执。
“是,爹。”
朱高炽胡噜了自己的脸一把,认真的看起手里的上疏。
大理寺卿这份上疏说的就是一位广西的盐商贩卖私盐的案件。
广西盐商王胜的货船满载食盐,返回王家所在的“寇家口子”,把一船盐泊在河边。
巡盐军户孟斌途经此地,注意到这艘船,很快查出是王胜的运盐船。
孟斌叫上叔父孟英、孟英之子孟海、同僚周林,追踪到王胜家。
不分青红皂白,孟斌带人殴打王胜,并将王胜押上运盐货船一起带走。
王胜的外甥张旺得到风声,立即带领王胜的儿子王勇等子弟驾船追赶。
孟斌于当夜一更被王勇、张旺一行追上。
孟斌一方拒绝交还王胜及盐船。
张旺发狠,一拥而上。
混乱之中,孟海被张旺打落下水,下落不明,孟斌、孟英、周林弃船逃跑。
其后,因孟海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孟家闹到了官衙要求张旺偿命。
截止到这里,这案件的陈述还算正常,孟家是本案的原告。
紧接着画风突变——
有司审讯过后。
原告的孟斌突然供认自己才是谋害孟海的元凶,所谓“王胜贩私盐”纯属误会,是孟斌疑神疑鬼、无事生非,图谋私利。
【孟斌供称——
他路过“寇家口子”,看到盐船,觉得有利可图。
王胜不愿屈服,所以他们打了王胜一顿,把人跟盐都带走,好跟王家谈一笔买卖。
可走到半路,感觉王胜气息奄奄,似乎命不久矣,王勇、张旺一行又追上来,他担心王胜暴卒在船上,必将遭到王勇、张旺等人追究,不好脱身,遂萌生“倒打一耙”的念头。
因堂弟孟海笨手笨脚、驾船迟慢,孟斌恼火。
于是择定孟海为牺牲品。
并教唆孟英持桨将孟海赶打落水。
孟海落水后,孟英还亲手抄起船桨,打了孟海的耳根、后脑几下,将其推戳入水身亡。】
因着这份供词,当地官衙已经判处了孟斌斩首并结案了事。
因案子涉及死刑,需被递到大理寺做最后的复核。
大理寺卿一看,就看出了问题。
这里面的破绽大到哪怕是一个普通人都会产生疑问的程度,偏偏当地的官衙就是按着供词给判了。
破绽一:
前面的描述有写——孟海乃孟英之子。
孟英为了侄子孟斌加害亲生儿子?这不符合常理。
在张旺这些人已经追上来的时候,哪怕孟斌用什么来说服孟英牺牲自己亲生子,那也不是在这短短的一点儿时间内能达成的。
破绽二:
同僚周林一直在,为什么他们不把周林作为牺牲品。三个姓孟的,再怎么着也是一家人,还是能被叫来帮忙的家人,更不符合常理。
破绽三:
事发时为一更天,月黑风高,还在河中,孟斌如何确定孟海身亡?
破绽四:
孟海死不见尸,按律例没有找到尸体,只能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