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科幻灵异>赛点> 664 上手机会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64 上手机会(1 / 2)

“30:30”。

一区。

高文站在底线,弯曲着身体,球拍在掌心里转得飞快,注视着伯蒂奇的发球准备动作,思绪也跟着快速转动起来。

正手?反手?近身?

自己要不要提前移动抢一拍?还是等待伯蒂奇发球然后有意识地将比赛速度放慢下来?

搏杀?拉锯?突击?

然后——

反手。

高文的瞳孔微微一缩,脚步就已经蹬了出去,连续第二次,伯蒂奇试图压制高文的反手,即使更换了发球区。

这次,高文的启动稍稍快了一点点,但恰恰就是这一点点,整个击球就已经截然不同。

一来,击球点抓住了。

二来,回球抛物线控制住了。

三来,落点和旋转也控制住了。

砰!

借力打力的一顶,网球就已经飞快地蹿了回去——

又是中路深区。

伯蒂奇选择和前一分一样的发球,高文也选择和前一分一样的回球,但显然,局势不同。

高文的回球,又深又重!

对阵伯蒂奇,需要小心他的正手发力,也许瞬间爆发力比不上瓦林卡或者克耶高斯,不具备绝对天赋;但他的右手小臂快带前压,非常具有穿透力,看似轻盈,实则刁钻,尾劲饱满。

伯蒂奇很少很少像锦织圭那样抢上升点,而且他的击球节奏也相对平衡,除非被动局面,否则很少用切削或者旋转来改变自己的比赛速率,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比赛始终相对平均。

那么,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面对伯蒂奇,保持回球深度,非常重要,非常非常。

对阵费德勒或者锦织圭,一味的深区回球是不奏效的,因为他们会抢上升点或者改切削来变化节奏。

但伯蒂奇不会。

而形成对应的是,一旦回球出浅,伯蒂奇的跟进和衔接进攻能力非常出色,进入中场区域的正手快撕快带快攻,具备了一拍就形成制胜分的能力,哪怕是四巨头,陷入如此困境,也会非常非常被动。

于是,控制回球深度,也成为对阵伯蒂奇比赛里攻防转换的一个重要环节。

上一分,高文的回发球,深度没有控制住,伯蒂奇抬手就直接形成制胜分。

这一分,高文稍稍抢了一拍,回发球的深度就成功限制住了伯蒂奇。

伯蒂奇刚刚结束发球,身体动作没有来得及完全归位,双手反拍稍稍被挤压到,没有能够完全舒展开来。

结果,仓促之间,伯蒂奇也顶了一拍,中路,深区。

“中路vs中路”。

两位球员都意识到,没有特别好的进攻机会——

因为对方的站位都非常恰当、重心都非常轻盈,防守意识已经上升到最高级别,这也意味着率先进攻一方就需要面对对手防守反击的风险,所以,两位球员都在限制并且压制对方,却没有贸然进攻。

于是,击球落点都保持在中间区域,并不是纯粹直来直往,而是斜线的角度没有撕开,左右移动都是两步的范围内。

连续三拍之后,高文突然发难。

毫无预警地,高文正手撇了一拍反斜线,稍稍撕开一些角度。

果然!

伯蒂奇非常警觉,移动敏捷,连续两个大跨步就已经顺利到位,双手反拍借力打力撕扯出一个更大的角度。

然而,正中下怀!

因为高文预料到伯蒂奇的击球线路:中规中矩,大概率就是回一拍斜线,然后进一步将角度拉开。

当伯蒂奇击球完成的瞬间,高文的脚步马上就已经移动,甚至稍稍抢了一拍,连续小碎步调整到位。

一个上步!

双手反拍出手非常果决,一个上步抢了上升点,由上往下地直接盖下去,瞬间提速——

斜线!

超级大斜线!

落点,又浅又偏,角度进一步撕扯开来,整个场地的空间就已经被完全利用。

嗖!

网球瞄准伯蒂奇左侧边线位置的浅区直接砸过去。

这一次击球,就能够看出高文的信心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敢于瞄准边边角角击球,尽管成功率还是不太稳定,但由内而外的那股坚定和果敢已经回来,哪怕是如此关键的分数,也敢于直接下手。

轰!

整个速度、节奏、质量全面提升。

伯蒂奇有些狼狈,但此时此刻就能够看出他的实力,基本功特别扎实,连续两个大跨步就已经冲出去。

在身体重心已经摇摇欲坠的情况下,双手反拍演变为单手反拍,一个下砍式的切削,居然不可思议地完成了救球。

吱!

左腿一个紧急刹车,小腿力量瞬间爆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