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技术统计显示,球员完成破发之后再自己紧接的下一个发球局更加容易遭遇破发。
原因有很多。
一来,球员自己完成破发后,精力与体力的消耗明显,心神稍稍有些松懈,注意力的集中度可能波动。
二来,对手遭遇破发后,马上在下一局就展开原地反击,快速提升状态,瞬间爆发出更凶猛的能量。
如此这般,出现破发之后的下一局往往会成为争夺焦点。
特别是四巨头的比赛。
所谓四巨头,并不是坚不可摧的,他们的发球局也同样会遭遇危机,但危机出现后的处理和应对,这才是他们真正强大的地方,他们在遭遇破发之后随即反破发的能力在巡回赛里当之无愧地位于第一梯队。
自然而然,四巨头也意识到,自己完成破发后的下一个发球局,可能遭遇冲击,所以他们也会更加戒备,这样的博弈与拉扯频频出现在四巨头彼此之间的交锋里,激烈程度往往会直接攀升一个台阶。
此时,也就是所谓的关键局——
高文,同样具备这样的能力。
上一局,费德勒在进攻端火力全开,以绝对强势绝对出色的表现完成破发。
这一局,高文寸步不让地原地展开反击,从接发球的触球第一拍就不一样。
“0:15”。
二区,一发。
网球,朝着高文的胸膛钻了进来。
尽管时速只有180公里,甚至比上一个发球还要更慢,但这一个发球,费德勒明显经过算计和布局。
费德勒选择了追身发球,瞄准高文的站位,稍稍偏正手一些,同时落地之后带着强烈侧旋,钻向高文。
落点、旋转、线路,费德勒展示自己在发球端的天赋,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试图挤压高文的正手。
高文,毫无疑问地陷入被动。
脚步一踮,灵活轻盈的重心就已经朝着左侧拉扯,脚步勉强让了一步,但网球落地之后的旋转弧线却马上就让高文意识到,位置让得还是不够,于是干脆上半身就做了一个后仰下腰的动作侧开空间。
右手,根本舒展不开,手臂和手肘别着身体,这也意味着无法完整挥拍。
然而。
高文全然没有紧张更加没有慌乱,条件反射地做出反应,右手干脆紧紧贴着身体躯干,一个小范围小弧度的转身,利用转体动作带动右手挥拍——
小臂打直,手腕柔软。
有失必有得,既然费德勒选择了追身侧旋,那就必须牺牲力量和速度,这些短板就将成为高文的缝隙。
——来了!
网球,撞向拍面,持续旋转,可以清晰感受到拍线的震动。
一顶,一转,一撇。
高文的整个击球动作一气呵成,并没有自己强行发力,而是顺着惯性,用身体的柔韧性将力量梳理开来,网球的旋转也成为高文利用的脉络,就在网球即将脱离拍线控制的时候,手腕的速度刷起来。
一带,一卷。
一次眨眼还没有来得及落下眼皮,网球就已经顺着反作用力顶撞出去。
直线。
在极度被动极度狼狈极度困难的情况下,高文借力打力,完全依靠巧劲改变网球飞行轨迹,此时就能够看出高文在手感和布局方面的天赋,电光火石之间的瞬间反应就能够做出一个最利于自己的选择。
网球的飞行速度,并不快,晃晃悠悠,并且带着旋转,又轻又飘,似乎一阵狂风就能够将网球吹走。
但是!
高文在失去位置完全挤压的情况下撇出一拍直线,这就彻底打破了费德勒的预判。
费德勒,更加狼狈。
发球动作结束之后,他几乎能够确定高文的回球会进入中路或者反手位,他的脚步正在快速调整,从姿势就能够看出来,他准备侧身正手。
四巨头里,费德勒的侧身正手攻击力仅次于纳达尔,使用频率和纳达尔相差无几,这是他的重型武器。
一看就知道,费德勒志在必得。
然而,高文出人意料的回球打乱布局,尽管回球质量并不出色,却通过线路和落点扭转了对峙局面。
费德勒的脚步就有些凌乱,一顿一停,二次启动,等待脚步追赶到位的时候,击球点就已经非常靠后。
费德勒不得不整个人飞奔出去,脚步跟不上,上半身就延伸出去,正手快甩鞭打强行发力抽击了一拍,但线路和落点的控制就不太精细。
斜线。
扫射。
费德勒希望正手击球的线路和速度结合在一起能够牵制高文,为自己调整脚步赢得时间。
右腿一蹬,紧急刹车,勉强控制重心,阻止离心力拉扯着自己继续前行。
一个回头望月。
费德勒就看到球场对面一道黑色身影已经拍马赶到对角线位置,正手完全舒展,一个大鹏展翅地高点快速出手,抢在网球最高点即将下坠之前的片刻时机出手,干脆利落。
砰。
直线。
深区。
手起刀落,全然没有拖泥带水,甚至不需要完全发力也不需要冒险瞄准死角击打,追求一个线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