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其他类型>女扮男装:看我创飞整个朝堂> 第131章 又一年的乡试,往事如风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1章 又一年的乡试,往事如风(1 / 1)

屋内的燕南笙对外面的动静毫无察觉,她依旧沉浸在数银子的世界里。

对此次的乡试可以说是应心得手,之前谢家送来的今年乡试主考官的个人信息以及他们对文章的偏好。

但是燕南笙没有仔细去看,只是对这些官员的品性多关注了一下。

她深知,一个人的学识若是扎实,任何考题都不会对她有太大的影响,就算是提前背过主考官们的喜好,成功考中举人,那他以后的路子也不会太宽。

乡试是科举考试中的重要一环。

乡试通常在各省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考试时间多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

参加乡试的考生,必须是通过了本地县试、府试取得秀才资格的生员。

秀才们在乡试前,需向官府报名,提交籍贯、三代履历等信息,经审查无误后获得参加乡试的资格。

乡试的考场称为贡院,其布局严谨。

考生入场前要经过严格的搜身检查,以防夹带作弊。

原本这一条对燕南笙是很不友好的,但是谁让燕南笙有系统这神器呢。

考试的内容需要严格按照规则来,但是入场卷嘛,那就不在燕南笙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入场后,考生被分配到狭小的单间号舍内答题,考试期间不得随意离开。

乡试的考试内容主要为儒家经典,包括四书五经等。

考试形式一般为八股文,要求考生按照固定的格式和规则写作。

考试题目由主考官拟定,经朝廷审核批准。

考题涵盖经义、策问、诗赋等方面,以考查考生对儒家经典的理解、治国理政的见解以及文学才华。

乡试的评卷过程也极为严格。

考卷由专人誊抄,以避免考官通过笔迹辨认考生。

考官们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评阅,对优秀的答卷给予高分。

乡试录取的名额有限,各省根据人口、文风等因素确定。

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被称为“解元”。

中举后,举人不仅获得了参加会试的资格,还能享受一定的特权,如免除赋税、徭役等。

一旦中举,考生的社会地位会大幅提升。

但乡试竞争激烈,许多考生多次参考仍名落孙山。有些考生甚至终其一生都在追求乡试中榜。

总之,古代乡试是一项严格、复杂且具有重要意义的考试,它为国家选拔了一批有学识、有抱负的人才,也为众多学子提供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然而,其考试内容和形式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创造力。

而燕南笙之所以这样平静无波,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是因为她早已将空间奖励的那本上下五千年学了个透彻。

空间的神奇之处在于,其时间流速比外界快多了。

燕家商队这些年也为燕南笙找回来不少的奇闻异事,和一些史书。所以她现在缺少的不是考前的冲刺,而是回京的准备。

她仔细地盘点着每一件物品,每一笔财富,嘴里念念有词。

“这一箱是珍珠,成色俱佳,价值不菲。这几盒是翡翠首饰,工艺精湛,想必能在京城的贵妇圈中引起轰动。”

燕南笙一边说着,一边在账本上记录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燕南笙丝毫没有感到疲惫,她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规划。

经过一个月后,燕南笙终于将所有的家产盘点完。

她伸了个懒腰,长舒一口气,“总算是弄完了,这下心里有底了。”

当她走出屋子时,看到了那还在一旁低头抽泣的小丫鬟。燕南笙微微皱眉,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李嬷嬷赶紧上前,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燕南笙。燕南笙听后,轻轻叹了口气,“罢了,她也是初来乍到,你们这些老人多年引导着就好。”

小丫鬟如蒙大赦,连连磕头谢恩,“多谢大少爷,多谢大少爷,我以后一定小心做事。”

闻言李婆婆瞪了她一眼。这丫鬟也是机灵,赶紧低头说道:“奴、奴婢多谢大少爷宽宥。”

从那以后,燕家这一时间段新来的下人都把燕南笙的话当圣旨,做事愈发谨慎小心,生怕出了差错。

临近乡试,燕南笙提前到了府城燕家的宅子。

这次的宅子是燕家花了大价钱买下来的,一直为燕南笙科举考试准备着。

李叔是这里的管家,他提前三天就知道大少爷要来府城参加乡试,所以早早的就准备好了。

宅子原本就有下人天天洒扫,根本就没什么灰尘。

但是李叔还是命人里里外外的彻底清扫了一遍。不仅将各个房间擦拭得一尘不染,连庭院中的花草树木也修剪得整整齐齐。

屋内的陈设重新布置,摆放上了新鲜的花卉,让整个宅子都弥漫着清新宜人的香气。

燕南笙乘坐的马车缓缓驶入府城,他撩开马车的车帘,嘴角噙着浅浅的笑意,看着马车外一片繁荣的景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