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过去了,眼看着就是小学又要开学,而且梁新月的山谷种植计划的冬季大棚种植是成功了的。
梁新月这边除了闵红莲提供出了一些数据出来,梁新月把这些数据和记录的东西,都再整理了一下,用了近十天的时间,写了厚厚的两本信笺纸,才把整个大棚种植要注意的事都写明白了。
而邹文清被县城里的学校召去学习了两天,因为上一次考试,东东和丫丫居然领先了他们本校的孩子,当然,这两个孩子相当于只有一个老师进行的一对一的教学。
自然比城里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与老师联系。
其中,丫丫考了一年级的全县第一名,双科都是一百分。而东东因为粗心大意,成了第二名,数学的一个计算错了。第三名是县城里的孩子,只比东东少了一点点,因为语文少打了一个逗号。
这样下来,邹文清的教育也算是成功了。
去学习了两天回来,就带回来了新学期的教材和一些教学用具,再一次准备给东东和丫丫做起了小学一年级下半学期的学习。
而梁新月从把那个大棚种植报告写出来后,也每天晚上都坚持学习一个小时。
她现在学习的,是现在的高中的知识。说实话,她看来,这些知识比自己上辈子考试的那些简单多了,但有些基本的知识还是要再巩固一下。
而周国良看到梁新月学习,也跟着看起了书来,但对他来说,这些书就要难一些,毕竟,他当年只读了一年半的初中就离开了,再也没回学校,接着就当兵去了。
梁新月也就每天把孩子哄睡了后,夫妻俩就在堂屋里学习。
周国良不懂的,梁新月就教他。
梁新月还提道:
“好好的学,你还可以去考军校的。你本身的军功不小,再加上文化知识的巩固,我相信,你未来会走得更远。你想想,现在人家都出来了导弹了,我们还在用这种步枪的更多,当兵的,以后不是只要身体好,不只是要军事技术过硬,更要科技技术过硬,跟着走在时代的前沿的人,自是不吃亏的。”
周国良惊讶的看着梁新月:
“你怎么知道这些?你从哪里知道的人家有导弹这种事?”
梁新月白了他一眼,站起身来,走到一边的柜子上,拿出一张报纸,是廖主任包了一些糕点送来时的报纸。打开一看,上面真的印了一条新闻,说是外国有导弹了,态度很是强硬的样子。
周国良默默的把新闻看完,再看看梁新月,他看过的,这张报纸他也看过的,但当时他看的重点,只是国家和一个大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说明自己的国家也强大了呀。
但为什么梁新月就能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出问题呢?
周国良叹了口气道:
“新月,还是你比我更强,你能找到这中间的问题,而我不能。”
梁新月淡淡的说道:
“这没什么,整个地球,不就像我们那个村么,谁家强一些,回头就想总压着别人一头,而别人一强起来,强的那一家就看不下去了。就会张牙舞爪了。”
周国良:……你就说我家和你家吧。还能这样扯上关系?
但周国良是真的佩服着梁新月的眼光和想法。两口子就这些问题讨论了半宿,直到孩子哭了起来,才想起自己是爸妈。
从此,周国良更是积极的学习,还拉上了肖顺和谷三丁。
肖顺却是在这上面没有耐心,因为差得太多,他当兵前小学都只能算是勉强毕业的。现在因为跟着梁新月学,也去考了一个小学毕业证,然后也在努力,准备去混一个初中毕业证。
顿时,整个大院里又刮起了一阵学习的风,从孩子刮向了大人。
你看到周团长走在路上在念念有词的时候,并不只是在复盘一天的训练,而是在念着怎么背一些古诗。
突然发现自己脑子笨了,以前多读几回还是能记得的古诗,现在记不得了。
为了跟上梁新月的进度,他就白天也抓紧时间努力的背。
在这点上,谷三丁明显比他强,当然,是因为谷三丁人家本来就是考上了大学,但当年因为一个特殊的年代来临,他没上成大学,就当了兵,现在只是复盘一下当年的知识,对他来说,简单得很。
有时,邹文清和谷三丁还在梁新月家来学习,大家一起学的时候,谷三丁有时就非要和梁新月杠上。然后邹文清总是站在梁新月这一边。
谷三丁就不高兴了:
“我才是你男人,你总帮着她说话。”
“我帮理不帮亲。”
几个人的学习结果,常常讨论到深夜。
而随着杨大姐一家和付春花一家归队来,整个家属院就齐整了。
东东知道了自己考试比丫丫差了一点点的时候,这一学期就更努力了。
特别是看到梁新月和周国良等大人都在认真的学习,院子里的小孩子就安静了下来,不再像以前一样疯跑。一个个的脑子里都有自己家大人的叮嘱:
“你看,周团长都还在学习,可见读书很重要。”
在孩子们的心中,周团长向来是一个精神上的向导一样的存在。他们都尊敬周团长,以至于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