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都市言情>1983渔耕山海间> 394、开始组建船队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94、开始组建船队(1 / 2)

从5月下旬没开始签订合同时,梁自强便已紧锣密鼓,前往牛屎岛、笛鲷岛几个地方,寻找产卵期的鲷鱼、笛鲷。

去年他在牛屎岛钓获过大量的黑鲷、牛屎鲷甚至斑石鲷,也在老谢提供的那座狭长小岛钓到过大量的笛鲷。

3到6月,正是笛鲷、石斑产卵繁殖的高峰期,错过了6月,后面再想收获野生的笛鲷鱼苗就很难了。梁自强必须得抓住6月这个稍纵即逝的大好时机。

结果,牛屎鲷、笛鲷都比较好办,在那两处小岛钓获了大量的亲鱼,唯独石斑却不好找,几天下来都没能钓到几条。

钓获的鲷鱼中,个头、品相较佳,体表无伤、活力旺盛的,梁自强便用大盆的海水养着,运回到村里,先在塘里养一会。

那口塘的正常用途是准备当虾塘,蓄的也是海水,但现在还没到能够投放虾苗的时候,所以用网隔了一片小池出来,暂时用来养这些笛鲷的亲鱼。

请木匠制作的一批实木网箱终于做成了。

梁自强请了父亲、大哥、林百贤,还有另外两个很重要的人。六个人三条船,选择了趁着夜里悄然出发。

载着这批实木网箱与网具,另外还有一批红砖、瓦片,向无人的远处开去。

开了一段,突然调头向东。越开越偏,竟然是去了那处一直没有人迹出现的小岛——无名岛。

没错,他真正要实施笛鲷、石斑养殖的主要基地,并非明面上承包的深海越冬地,而是无名岛。

无名岛的各种鱼产能够丰硕、肥美到什么程度,梁自强是非常清楚的。

越冬渔场未必适合养殖笛鲷、石斑,但无名岛却一定合适!

不仅合适,而且得天独厚,堪称是难得一遇的天选之地。这里养出来的鱼,口感才真有希望直逼野生鱼。

当然等到深秋、初冬,梁自强也会去深海越冬地安放一部分的网箱,养点鲷鱼。

毕竟明面上他承包那地方就是用来养殖的,样子至少还是得做一做。

等到明年笛鲷上市,肉质要是真的一流,他一律说成是来自于深海承包的那处养殖场就行了。

这些说辞,他都跟父亲、大哥还有林百贤事先说定了,统一说法。

到了无名岛天已经微微亮了,六个人在船上煮了早饭吃完,当即争分夺秒地干活。

每个网箱装好后有一间正常的堂屋那么大,放置在无名岛周边礁石带附近,通过铁锚、缆绳固定在那。

网箱包括两层,外层是实木网格,里层则是网具,防止里面的鱼跑出去。

另外,网箱四面都有很多特殊的倒须结构,就像是地笼网、海底窜那样,里面的出不去,外面的却能够源源不断进来。

如此一来,笛鲷游不出去,但小鱼小虾以及无名岛大量的浮游生物却能够进到网箱里来,为它们提供海量的天然食物。虽是养殖,却与野生栖息的状况相对比较接近。

当然,一些稍大的鱼比如马鲛、猫鲨也钻不进网箱中去,从而保护了笛鲷的安全。

虽然基本等同于半野生状态,但还是需要有人留在岛上适当照看的。

负责留岛照看的人,便是随同他们前来无名岛的另外两名亲戚。

两人四十多岁快要接近五十,跟梁父年纪相仿,男的叫袁兵,女的叫冯引娣。

他们是梁母袁秋英那边的堂亲,也即梁自强的堂舅、堂舅母,夫妻俩会开船,跟梁自强家的关系也很不错。

照旧是工资外加两个点的分红。两个亲戚平时在家夫妻一起打鱼挣钱也不多,一听梁自强算了笔账,便答应了来岛上帮着搞养殖。

其实这一带的小鱼小虾还是极其丰富的,本身就会有大量鱼虾自动进入网箱,袁兵夫妇只需要在附近撒网再捞些鱼虾,投喂进去作为补充就好。

六个人在岛上呆了有五六天,特意选了一处荫凉又背风的好地方,用红砖、瓦片盖起了一间小房屋,就跟家里的脚屋那样大小。

在这几天里梁自强同时也留意网箱情况,每天一发现有鱼卵产出,便捞起放进专门的一处细目网箱中,等待孵化。

笛鲷、石蚌的孵化与明虾大不相同,仅仅一天时间,便能孵化出仔鱼。给仔鱼投喂丰年虫或其他浮游生物,仔鱼便能成功进食。

大概需要一个多月,仔鱼便会长出鱼鳞,那时便成为稚鱼,可以进食更多的浮游生物以及糠虾磷虾之类了。

六天后,梁自强把莲纹船留在岛上供夫妻俩使用,同时留下了足够的油盐米面,并表示自己每隔半个月会送东西过来一趟。要是缺啥,夫妻俩也可以自行开莲纹船回村里去取。

当然,以后梁自强送东西来无名岛,尽量都会选择在半夜进行。

虽然以前每次来无名岛都拐着弯,做得够隐蔽,但从今天起,还得变得更加的隐蔽才好。

该交待的都仔细交待完后,他才乘坐父亲的凤尾船,与父兄他们一起离开。

从这天起,无名岛悄然成为了他的第一座养殖小岛。

但他相信,应该不会是最后一座。后世新闻中提及的那几座无人野岛,座座都是宝库。这种岛主,他打算无声无息一直当下去,直到若干年后,几座岛屿都被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