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中午太阳从厚重云层里钻出来,天地顿时为之一亮,阿满一大早就让团玉出门通知村里妇人,对联都写好了。
这会儿陆陆续续有人上门,每个人手里都拎着一个小篮子,里面装着几把菜,几个鸡蛋,要么自家腌的咸蛋这些,种类五花八门的。
接过对联的妇人,还没看拉着阿满就是一顿夸,对联小心翼翼卷起来,篮子里的东西拿出来,硬塞给阿满,“这是婶子自己腌的一点儿蒜瓣,酸甜口儿的,早上配苞米茬子粥正合适。”
“家里不缺这些,一副对联,婶子不用客气。”
“哎呦,你有是你的,这是婶子的一点心意,你不收也得收。”
妇人把坛子往地上一放,拎着篮子跑得飞快,阿满无奈,芳婶好笑,“村里都是这个习惯,这对联又是纸又是墨的,街上买一副少说五文钱呢,不想占便宜的都会想着回点什么东西。”
从中午到下午,来阿满家的人就没有断过,正院里的地上也堆了一小山杂七杂八的吃食,最后一副对联被拿走,阿满和芳婶同时松一口气,招呼团玉赶紧去关门。
“这些吃的,咱们也吃不完那?”芳婶又开始发愁了,“还有自家挣得包子和馒头这些呢,咋办?”
没主意的时候,芳婶就问阿满,无论怎样,阿满总能找出一个办法。
“芳婶,你给我捡一篮子鸡蛋和咸蛋这些,我一会儿给老宅那边送去。”阿满点点地上篮子里白花花的鸡蛋和青白色的鸭蛋,视线转到黑黄色的包子馒头上,她想起了镇里的乞儿,“吃惯了芳婶你蒸的包子馒头,这些咱们自家人也吃不惯。
上次超市着火,有不少半大乞丐去帮着灭火,这些让莫涛赶车送到镇里超市去,让三舅给那些乞儿发发。”
超市里有熟食区,每天吃不完的,第二天超市也不卖剩的,超市的伙计要是吃不完,三舅就会给附件的乞儿分分。
时间久了,镇上的乞丐都知道圆满超市有时候会发吃食,人都有心,那晚超市后院起火,不用超市喊人帮忙,那些半大乞儿就来帮忙了。
“这个主意好!”芳婶正愁这些包子馒头怎么处理呢,村里人的心意扔了可惜,可要是让家里人吃,估计也没几个人乐意吃,她刚才偷偷掰开一个包子,里面白花花的肥肉,递给团玉都不吃。
家里更没有几个人愿意吃了,这下好了,这些包子馒头有了去处,还不用担心浪费了。
说干就干,蛋一类的捡到一个篮子里,菜这些放地窖里能放一段时间,包子馒头这些整整装了两大篮子。
莫涛拎起来,放到板车上,阿满和团玉拎着鸡蛋和鸭蛋跟着后脚出门,到门口阿满又叮嘱莫涛一句,“别忘了提醒杨管事,包子馒头这些让后厨热热再发给人,大冷天的吃些热乎的也能暖和些。”
“知道了,小姐放心吧。”莫涛一笑一口白牙露出来,鞭子扬起骡车动起来。
他们小姐是个善心人,爹说的没错,跟着这么个主子,以后差不了。
阿满和团玉拎着两篮子的蛋,冒着寒风给杨家送过去,还没到老宅门口,二舅母钱氏就先从大门口探出头。
看到是阿满嘴角立马翘起来,热情迎出来,笑说:“我说刚才上茅房的时候,怎么听见喜鹊叫了,我裤腰带都没嘞紧就出来,果然是喜事啊。”
团玉被钱氏的话逗笑,小姐没少来这老宅,次次这钱氏都极其热情的招待自家小姐,说话也没个顾忌,听着让人发笑。
“笑甚?”钱氏斜一眼后面捂嘴笑的团玉,从阿满手里接过的篮子顺势塞过去,“你这丫头是个力气大的,都拎着吧。”
团玉抱紧塞过来的篮子,看人转过去,悄咪咪给阿满撇撇嘴。
阿满好笑,二舅母就是这么个性子,要说讨厌也不至于。
“哪来这么多蛋,还有咸蛋?”进屋,江氏看看放在地上的两个篮子,她也是认识山里产的鸡鸭鹅蛋的,打眼一瞧就发现不一样,“不是自家山里产的!”
“外婆好眼力,确实不是山里产的,这两天不是给村里人写对联嘛,这是村里婶子们硬塞过来的谢礼。”阿满伸手在冒着红光的火炉上烤火,手热了又从篮子里把一副对联拿出来,递给江氏,“这是我和阿昌几个给家里写的对联。”
“村里人都是知情识趣的,也不可能让你白写,毕竟那笔墨纸砚可都不便宜。”江氏对村里人的做法倒是满意,收不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家愿不愿意给。
钱氏已经眼疾手快,把对联在炕上铺展开,她是不认识字的,可也不耽误她大夸特夸,“阿满的字真好看,这是…猴子?”
红纸四角用金色颜料勾勒出几只猴子,很是显眼,阿满点头,“阿安那个机灵鬼画的。”
屋里烧着火盆,暖烘烘,闲聊几句,不知不觉外面的天就变了,团玉在屋里待不住,出去玩一会儿,又进来说:“下雪了,小姐咱们这会儿回去吗?”
她怕一会儿下大了,不好回去,出门时没下雪,小姐也就没穿防水防雪的鹿皮靴子,现在脚上的棉鞋可挡不住雪水。
“回去吧,别等下大了。”江氏催阿满走,披上棉袄送阿满出去,“三十那天,你和阿昌几个中午来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