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大晋的市场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最多造成小幅度的贬值。而这贬值的部分正好可以由钱庄利息所抵扣,故而更加促进百姓信任钱庄,将真金白银存入钱庄之中抵消风险。
这其实是1种金融的游戏。每年增发的小额钱票便是钱庄依靠信誉而赚取的其中1笔无本利润。这笔钱足以抵消所有要支付的利息且尚有盈余。也就是说,靠着钱庄的信誉,通过小额票据的增发,钱庄已经摆脱了挪东墙补西墙的初级阶段。
钱庄的钱有1部分被用来进行大笔商品的买卖,开设车行船行,经营开设铺面,以及用来放贷。但是准备金是必须留足的,就是为了避免发生挤兑的风波。
而这1次,李徽借贷的大笔钱款,其实便是准备金的1大部分。如果此时发生挤兑,则钱庄无钱可兑,信用便会崩盘,便会发生极为严重的后果。成千上万的存款的百姓会闹出大事来。
正因为如此,当初谢道韫和李徽操作此事时是极为小心谨慎的。谢道韫亲自经办,也派了她信任的赵掌柜去淮阴分号坐镇,并且严格保密此事。钱庄之中知道此事的人也极少。
现在看来,似乎消息并没有瞒住。
李徽从谢安的口中得知了事情的大致经过,也得知了后续的发展。
坏事的不是别人,正是王国宝。这厮在钱庄之中无所事事,干啥啥不行。但因为是代表了太原王氏的人员,故而担任了副总掌柜之职。但无论是之前的李徽担任总掌柜还是谢道韫担任总掌柜,都没有让王国宝有实际的权力。
不是故意针对他,而是此人确实是1无所长,根本不能胜任。当初还试图利用身份,破坏钱庄的规矩,违规给予他的朋友高息吸纳款项,强行要谢道韫盖章,结果被谢道韫训斥了1顿,自此再不许他染指核心业务。
单单是这些倒也罢了。王国宝的劣迹连谢安都不能容忍。当初王坦之向谢安请求联姻,要谢安将女儿谢道临嫁给3儿子王国宝。谢安见王国宝1表人才,又念及家族利益同意了这门婚事。谁料想王国宝完全是个浪荡纨绔不学无术之徒,在外拈花惹草,赌钱斗虫,毫无上进。
谢安对这个女婿是厌恶之极,甚至公然责骂他,他的官职好几次也被谢安给否了。王国宝怀恨在心,气都撒在谢道临身上。谢道临偷偷给谢道韫展示过身上的伤痕,青1块紫1块触目惊心。偏偏王国宝这厮人前还装的极为乖巧的样子。谢道临自己软弱,也不让告知谢安。
这1系列的事情,导致王国宝对谢家心怀怨恨。私下里骂谢道临说:“你父亲不提携女婿做官倒也罢了,连在钱庄里都不给老子位置。我太原王氏可不受这个气,迟早教你们好看。”
谢道临不敢多言,只得装糊涂。
王国宝是真的暗中在找机会。这1次便被他找到了。毕竟是钱庄副总掌柜,也总有人愿意巴结。总号里也有人被他收买。大笔钱款运往淮阴的事情便这么被他查了出来。
这1下,王国宝抓住了把柄。十月里,王国宝查清楚了此事,以此为要挟要谢道韫让出总掌柜之职,并且当面向谢安提出要求,要谢安举荐他任职。王国宝说,要不然的话,他便将这件事公之于众。百姓们定会恐慌前来挤兑,到时候兑不出钱来,钱庄必被人砸烂烧毁,百姓必然要闹事。
王国宝还说,谢道韫吃里扒外,瞒着人做出这样的事情来,毁了钱庄,毁了王谢声誉的事情的责任不在自己,而在谢家。
此事的严重后果,谢安自然是明白的。而且这件事确实是谢道韫做的不对。经过商量之后,只得同意王国宝的要求,同意举荐他如门下省任职。但是钱庄大掌柜的职务却不能给他,就连王坦之也不同意,因为他知道自己儿子的能力不济,钱庄到他手里,必然要生出大祸事。最后决定由王誉之接任此职。
王国宝知道,自己再闹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好处。钱庄的事情也关乎他太原王氏的声誉,钱庄倒了他太原王氏也没好处。于是见好就收。
但这件事让谢安像是吃了苍蝇1样的难受,他何曾被1个自己极度鄙夷之人如此逼迫过。
李徽呆呆的听完了谢安讲述的过程,心中既恼怒又歉疚。难为谢安之前见到自己还能保持风度,难为这1个多月来居然没有写信来斥责自己。而更令李徽感到歉疚的是此事牵连了谢道韫。谢道韫竟也没有在信上提及此事。看来她并不想让自己知道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