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夜幕初垂,天空渐渐暗了下来。蒙原率领着蒙毅、庞青等众人,以及两万名骑兵和四万匹战马,在韩信和赵大的引领下,如同一支离弦之箭,飞速疾驰向雁门关西北方。
马蹄声响彻云霄,扬起滚滚尘土,仿佛一条巨龙在大地上奔腾。这支庞大的军队气势磅礴,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坚毅和决心。
大军一路疾驰,终于在距离当初韩信等人侦查匈奴王庭二十里地的地方停下了脚步。前方斥候迅速前来报告:“将军,前方二十里的地方只发现有匈奴人驻扎过的痕迹,但附近并没有任何人影。”
蒙原眉头微皱,陷入沉思。片刻后,他下达命令:“让探子兄弟们,以此地为中心,方圆再撒开二十里地,仔细搜索一遍,不得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接着,他扭头对蒙毅说道:“毅弟,看来匈奴人十分狡猾,匈奴大军开拔之后,他们的老巢便转移了位置。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蒙毅点头表示赞同,道:“原哥所言极是。不过,我认为可以派韩信和赵大两人前去察看一番。他们熟悉地形,或许能找到李子维留下的痕迹。”
蒙原微微颔首,表示认可。随即,韩信和赵大两人如同旋风一般,驱马疾驰而去,直奔当初几人探查时藏身的那个山坡。
两人经过仔细勘察,发现在一块石头上刻着箭头,指着正北方向,两人赶紧把这一发现汇报给蒙原。
蒙原便下令,让斥候们重点往正北方向搜索。蒙毅建议让韩信赵大二人跟随斥候们一起前往。
天空逐渐被夜色笼罩,韩信和赵大两人朝着正北方向前行了约二十里路程。这时,远处出现一片闪烁的灯火,于是他们小心翼翼地向前摸索。
正当他们试图接近目标时,突然从一旁窜出两个身影,迅速捂住他们的嘴巴并将其按压在地。只听见其中一个人低声说:"韩兄,是我李子维啊!"
听到这个声音,韩信和赵大心中高悬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
紧接着,李子维向他们讲述起事情的经过:"你们离开两天后,匈奴大军就出发了。王庭留下的人数大约在两万左右,也朝着北方缓缓移动。我特意在山坡上留下了标记。"
韩信询问:"蒙原将军已经带领蒙毅小将军率领两万骑兵抵达这里,匈奴的老巢是否有异常举动?"
李子维回答道:"匈奴留守的人过得相当惬意,每天不是出去打猎就是欢歌起舞。韩兄,你在此处监视,我前去给小将军们汇报情况。”
韩信和赵大点点头,叮嘱李子维小心行事。李子维身形一闪,消失在黑夜中。
李子维策马向南行驶了四十里地左右,终于看见了大军所在。
蒙毅再见李子维时,相对于前几日韩信赵大的处境,李子维他的面目更加黝黑,头发更加凌乱,衣服也更加破破烂烂,黑夜的灯火中只能看见他反光的眼睛。
李子维下马躬身行礼,道“禀告将军,匈奴老巢就在前方四十里地,一共两万人,其中一万是留下来的王公贵族的王子家眷,还有一万人是右贤王带的护卫。”
蒙毅在旁边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好,此次定要一举消灭匈奴残部,横扫王庭!”蒙原大手一挥,豪迈地说道。
随后,他转身对身后的众人吩咐道:“毅弟,你带领一万骑兵,绕道匈奴营地背部!堵住缺口,待会我带人从正面突击。”
一时间,整个军营都忙碌了起来,士兵们磨刀霍霍,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另一边,韩信和赵大继续监视着匈奴营地的动静。
他们隐藏在暗处,观察着匈奴人的一举一动。
此刻,匈奴营地里依旧人声鼎沸,热闹非凡。那些王公贵族们还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浑然不觉危险正悄然逼近。
就在这时,有一个人察觉到周围有些异样,他找到右贤王,忧心忡忡地说:“叔父,我总觉得心里有些不踏实,要不我们再派些人去四周侦察一下吧?”
右贤王此时已经喝得微醺,他大笑着回应道:“冒顿殿下,不必担心!营地四周的哨兵和巡逻队都已经部署妥当。而且,我们不是按照你的建议转移了营地吗?放心吧,没事的!”说完,他又拍了拍冒顿的肩膀,安慰道:“放宽心,放宽心。”然后,他搂着身旁的侍女,继续开怀畅饮。
冒顿在原地坐了一会儿,但心中的不安并未消散。于是,他决定亲自带着自己的一队护卫,在营地四周巡视一圈。然而,让他恼火的是,所到之处,看到的哨兵要么在打瞌睡,要么在喝酒,而巡逻队则迟迟不见踪影。
与此同时,蒙毅带领着英布以及一万名精锐骑兵,如同一群幽灵一般,小心翼翼地穿梭于茂密的草丛之中,绕到了匈奴营地的北部。他们的身影在月光下若隐若现,仿佛与黑暗融为一体。
而在另一边,蒙原和庞青则各自率领五千精骑,如同两把利剑,从左右两侧包抄而上。他们的动作轻盈敏捷,犹如鬼魅,没有发出一丝声响,悄然无息地向着匈奴营地逼近。三支队伍就像一张巨大的网,逐渐收紧,对匈奴营地形成了合围之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