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圣公可是冤枉我了!”郑洛睁着个大眼睛,写满了真诚二字,“晚辈真的是来办公务的!”
“哼,什么公务需要你钦差大人带兵来办寒舍啊?”
“给令尊扫墓啊!”
“啊?”
孔尚贤和众士绅直接懵了。
不是…
你带着杀气腾腾的官兵来,然后跟我说扫墓?
“令尊和陛下早年是见过几次的,您还记得吧?”
孔尚贤没了刚刚的硬气,眼神瞬间就清澈了。
嘉靖35年,上一任衍圣公孔贞干,带着儿子孔尚贤去北京,出席国子监的祭拜孔庙仪式。
当时,裕王朱载坖和衍圣公就见了几次面,双方交谈甚欢。
作为儿子的孔尚贤是记得清清楚楚。
因此正是那一次北京之路,去时的衍圣公是他父亲,回时的衍圣公就是他自已了。
孔贞干死在了北京,孔尚贤当初继承了衍圣公名号。
“陛下前几年国事缠身,对衍圣公一家是怠慢了。”
“登基元年时祭拜孔庙都没能邀请您!陛下一直心里愧疚啊!”
只有极少数人知道,朱载坖哪是国事缠身,而是登基以来从来就没理会过孔家。
你要是跟丞相一家似的满门忠烈,朱载坖还能尊重尊重你。
可你他娘的世修降表,金,蒙古,宋三个衍圣公同时存在的“国之忠良”,有什么资格拥有如此特权和财富?
你不配!
明初朱元璋就没给孔家好脸色。
当时的衍圣公还摆架子,朱元璋召唤,居然称病不来!
老朱是受那气的人吗?
直接派人强行
"请
"过来,按着孔克坚的肩膀说,老弟你有点飘啊!
还以为天下姓孛儿只斤呢?
之后和孔克坚的谈话中,老朱严厉批评了孔家的
"忠良
"事迹,甚至骂他是老秀才。
还拆除了许多孔庙。
没错,老朱不仅不喜欢孟子,孔老人家他也不喜欢。
但后来天下平定之后,为了拉拢读书人,老朱还是给了孔家衍圣公的名号。
“这近日不是令尊的忌日吗?陛下特地下令,让晚辈过来,好好给老人家扫扫墓!”
众人疑惑的看着孔尚贤,不知道如何应对。
毕竟人家是拿了圣旨来的。
你不让进是抗旨。
让进,没准这五百个官兵会干出什么事呢?
孔尚贤左右为难,最终还是圣旨为大。
“老夫…误…会大人了。”
“请!”
郑洛客客气气的跟着孔尚贤走,离开时给了众士绅你们等着的眼神。
把他们瞪的愣在原地。
来到孔贞干的陵墓,官兵们还真就在郑洛的命令下,乖乖的打扫了起来。
毕竟是衍圣公,陵墓很大,更像是一个小公园。
“您也知道国朝之事,近几年一直忙着跟北边打仗,国内文治的事,陛下确实怠慢了!”
郑洛谦卑的站在孔尚贤身旁。
看他们如此乖巧,孔尚贤也重新拿回了架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陛下也确实有些事干也不地道!”
“晚辈请教!好进言陛下!”
“一、圣上创刊报纸,广纳众言,其中不乏离经叛道之辞,惑乱民心,实非圣明之为。”
“昔人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今报纸上刊载之辞,多有悖于传统伦理,误导百姓,使人心惶惶,道德沦丧,实乃国之大患。圣上应明辨是非,慎选刊载之文,以正视听,安民心。”
郑洛点点头。
“二、圣上好战,连累军民。昔有古训:“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今圣上屡兴兵戈,虽有胜绩,然军民之苦,不可不察。兵连祸结,民不聊生,此非治国之良策。”
“圣上应审时度势,以和为贵,减少战事,以安民心。”
“三、圣上不善待士绅,士绅乃天下之根本,不应如此。”
“士绅者,国家之栋梁,百姓之师表,其德行学问,影响深远。圣上应善待士绅,以德为先,以礼相待,使其发挥才智,为国为民,而非以权势压人,使其心生怨恨,此非治国之良策。”
“圣上应明辨是非,以德服人,以礼待人,使士绅心悦诚服,为国思福!”
郑洛嘴角上扬起来,却又很快收了回去。
“衍圣公真是国之大才!”
“晚辈一定将您的话原封不动转告陛下!”
说着,郑洛看了看周围。
嗯,那些士绅果然都被拦在了外面,此刻衍圣公身边一个人都没有。
扫墓完成,众官兵重新集结。
郑洛只留了十几个人,让其他的都退出去,自已要和衍圣公谈一些私密事情。
“来!衍圣公,您坐下!”
郑洛搬来了一把椅子,扶着他客客气气的坐下来。
“说实话啊,晚辈也是为难啊!”
“毕竟山东这几百万的亏空,陛下不可能不发现,而发现了就不能视而不见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