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其他类型>道德经之解读> 第六章 道的循环与生生不息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章 道的循环与生生不息(1 / 6)

道德经:道的循环规律及生生不息的特性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以下是对《道德经》中道的循环规律及生生不息特性的阐述,因篇幅限制,以下内容仅为部分摘录与解读,共计约4000字,以飨读者。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读】

可以用言语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用名称来命名的名,就不是恒常不变的“名”。

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

所以经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经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

无和有这两者,来源相同但名称相异,都可以说是玄妙的道理。玄妙而又玄妙,正是宇宙间一切奥妙的总门。

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从“有”中去认识万物的起源,是认识、理解“道”的关键所在。老子在这里揭示了宇宙生成论的一个基本思想:无中生有,有生于无。这一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读】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让万物兴起而不加倡导,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万物尽力而不自恃己能,功成业就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才不会失去。

这里老子以辩证法的思想,阐述了世间万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生相克的道理,这是老子思想的精华所在。这一章也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体现,他提出了“无为”这一重要的政治主张和处世哲学。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解读】

大道空虚开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像万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见啊,又好像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地的祖先。

老子在这里描述了“道”的虚怀若谷、博大精深、超凡脱俗的特点,它孕育了天地万物,是宇宙的本源和主宰。这一章体现了老子对“道”的崇拜和敬畏之情。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解读】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这一章老子通过车、器、室等日常用品的例子,阐述了“有”和“无”的辩证关系,强调了“无”的重要性。这反映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主张,也体现了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解读】

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它无头无绪、延绵不绝而又不可名状,一切又都回到原物。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