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苏的行动,如同风雷一样,迅速在月照内掀起了一阵狂澜。
然而,这场风暴并未如预期,般精准打击反抗组织,反而因执行过激,波及无辜,民间怨声载道。
当屠苏风尘仆仆地回到月照皇宫,满以为能向沈安复命邀功时,却被长孙离人冷峻的面容和一队士兵拦在了门外。
“屠苏将军,请随我来。”长孙离人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不容置疑。
屠苏愣怔片刻,随即意识到情况不妙,但他仍试图保持镇定,询问缘由:“长孙将军,这是何意?我奉旨行事,可有差错?”
长孙离人目光如炬,语气平静却透着一股,不容抗拒的威严:“一切听从主上沈安的安排,将军请放心,您不会有性命之忧,只是暂时需要休息片刻。”
言罢,不等屠苏再多言,便示意士兵上前,礼貌而坚决地将他带走,软禁于一处幽静却不失庄严的别院中。
月照皇宫内,灯火通明,长孙离人步入沈安的书房,躬身行礼后,详细汇报了抓捕屠苏的过程,及民间反应。
沈安坐在案前,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眉宇间透露出深思熟虑的神情。
听完汇报,他轻
轻点头,对长孙离人的行为给予了高度评价:“离人,你做得很好。屠苏虽忠勇,但此次行事确有欠妥之处,若不加以约束,恐民心尽失。”
“臣多谢陛下。”长孙离人应声道,心中却也不免,对这位主上的深谋远虑,感到钦佩。
他知道,沈安的每一步棋,都藏着对大局的精准把控,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深夜,月照皇宫的一隅,沈安与蔺茯苓的寝宫内,烛光摇曳,映照出两人相依的身影。
刚刚经历了一场亲密无间的交流,空气中还弥漫着温馨与甜蜜。
蔺茯苓轻抚着沈安的背脊,柔声道:“你为何要抓捕屠苏?他虽行事过激,但也是为了月照国的安宁。”
沈安转过身,目光温柔而深邃地望着蔺茯苓,缓缓开口:“茯苓,你可知朝堂之上,波谲云诡?屠苏之事,表面看是他执行不力,实则是我布下的一枚棋子。他行事风格强硬,正可试探出朝中哪些人真心为国,哪些人暗藏祸心。”
蔺茯苓闻言,秀眉微蹙,显然对这背后的复杂局势有所不解:“可这样做,岂不是寒了忠臣的心?且民间因屠苏之过已生怨言,若不及时平
息,恐生变故。”
沈安轻叹一声,握住蔺茯苓的手,耐心解释道:“茯苓,你言之有理,但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屠苏的激进,正是为了引出那些平日里隐藏极深,却在关键时刻跳出来煽风点火的奸佞之徒。”
“至于民间怨言,我已命长孙离人带兵前去安抚,并推行屯田法,以实际行动弥补过失,重获民心。”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坚定:“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事件,我要让所有人明白,月照国需要的是团结与稳定,任何试图破坏这一局面的力量,都将受到严厉的打击。”
“而我,作为月照的王,必须站在风口浪尖,引领国家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蔺茯苓静静地听着,眼中闪烁着理解与支持的光芒。
她深知沈安的不易,也明白自己作为女王的职责所在。
她轻轻依偎在沈安怀中,轻声说道:“安,无论前路如何艰难,我都会与你并肩作战。”
沈安微微一笑,将蔺茯苓搂得更紧。两人之间无需多言,一切尽在不言中。
转日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月照皇宫的琉璃瓦上,金光闪闪。
沈安已穿戴整齐
,坐在御书房内,手中把玩着一枚精致的玉玺,眼神深邃而锐利。
门外传来轻快的脚步声,长孙离人一身戎装,英姿飒爽地步入书房,准备领受新的任务。
“离人,你来了。”沈安放下玉玺,目光转向长孙离人,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温和,“我改变主意了,你不必亲自前往民间安抚,只需从军中挑选精干之士,以你的名义行事即可。”
长孙离人闻言,眉头微皱,不解之情溢于言表:“陛下,这是为何?臣愿亲力亲为,以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沈安站起身,踱步至窗前,望着窗外初升的太阳,缓缓说道:“离人,你可知朝堂之上,暗流涌动?魏极与木泰之乱虽平,但余波未息,人心未稳。”
“我此番举动,意在迷惑朝中那些心怀叵测之徒。经过前几次的清洗,民间势力已不足为虑,眼下真正的威胁,藏于氏族与臣僚之中。”
长孙离人闻言,恍然大悟,眼中闪过一抹敬佩之色:“陛下高瞻远瞩,臣下佩服。请陛下放心,臣定当全力配合,将这场戏演得逼真。”
沈安满意地点点头,随即话锋一转:“不过,此事还需
另一人相助,方能万无一失。”
说罢,他提笔挥毫,一封密信跃然纸上,随后交给一名心腹侍卫,命其速速送往大梁沈府。
午后,阳光正好,沈安与蔺茯苓共进午膳,桌上佳肴美味,却难掩两人心中的忧虑。
饭后,两人携手漫步至软禁屠苏的别院外,远远望了一眼那座静谧的院落,未曾踏入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