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圣天城,金銮殿 在大周的北疆与南境都燃起熊熊战火之时,朝堂上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也拉开了帷幕。 相比于刀光剑影的战场,这朝堂上的斗争虽不见血,但也是让人惊心动魄,无人能置身其外。 如今的皇帝周承宣虽然还没到加冠亲政的年纪,都是已经在逐步掌握属于自己的权利了,日渐成熟的他终于有了一点天子的风范,也不用事事都仰仗母亲给他做决定。 在前些年一直独掌朝政的太后现在依旧是在垂帘听政,只不过拿出了一部分话语权给小皇帝,锻炼他的能力。等到时机成熟,周承宣掌握朝权,就是上官家对宇文家动手的日子。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大臣山呼之后分列两侧,最近上朝的重臣少了好几个。 名义上的天子老师,也就是太傅宇文鸿儒已经称病不出许久,朝堂上的事一概不过问,百官为首的六部尚书也有三位不见了踪影。 兵部尚书带兵平叛去了,此刻正带着数十万大军浴血疆场呢。吏部尚书赵中海临时去了江南,明着是说回扬州老家看望父亲,其实背地里去干嘛了谁也不知道。 当然,上官泰清心里知道,赵中海大概是回老家商议拿下兵部尚书一职的事了,这对赵家来说是顶了天的大事。 还有刑部尚书雪承义也离开了京城,因为江南大片的流民涌入江北,江北各州郡骚乱频生,雪承义奉旨督察各地刑案去了。 满朝的文武虽然都极为恭敬的低着头,但眼角的余光都在互相打量着,各怀鬼胎。 自从上官泰清代替天子巡查完前线之后,大家都嗅到了一股不寻常的味道。 位于金阶一侧的大太监捏着嗓子喝道: “有事出班早奏!” “臣工部员外郎何泽有本上奏!” 太监的声音还未落下,班列从中便有一人迈步而出,沉声大喝。 工部员外郎何泽,几年前辽东刚刚收复,朝堂大议是否给尘岳封王时这个家伙就跳了出来,直言决不能封王,这些话说到了太后的心坎里,也因此得到了上官太后一派的赏识。 虽然最终还是给尘封封了异姓王爵,但是时任礼部给事中的何泽也被上官泰清收入囊中,在这两年里从一个正七品的小官一路被提拔到了正五品的工部员外郎。 就连何泽原先住的那不起眼的小草屋也换成了京城的大宅子,这般变化让他更加的意气风发。 在京官满地跑的圣天城,其实一个正五品也是芝麻大小的官,但对于寻常人来说,如此快的晋升速度已经是让人羡慕。要没有太后的提拔,他就算干到死也不一定能戴上正五品的官帽子,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因为说错话被一刀砍了。 何泽沉声喝道:“臣具本弹劾兵部尚书宇文成化!统兵平叛半年有余,寸功未见,空耗朝廷粮饷无数,折损士卒,却屡屡丢城失地。前阵子昌城驻军也发生炸营事件,足以可见兵部尚书并无领兵之能! 为早日平息叛乱,归山河于一统,百姓于安定,望陛下下旨剥夺宇文成化统兵之权,令择贤臣良将往前线统兵!” 此话一出,大殿之上的文武百官大多露出了诧异的目光,看向这位工部员外郎的眼神都变了,有嘲笑、有错愕也有佩服。 这是皇帝登基这么久以来第一次有人在朝堂上公然弹劾宇文家的人,宇文家的权力可是根深蒂固,宇文鸿儒屹立四朝而不倒,不管朝局有多大的变动,他都稳坐钓鱼船。 这何泽还是一个正五品的小官,就敢弹劾宇文家,是吃了雄心豹子胆不成? 躬身驻足的上官泰清嘴角微微一翘,此事要不是他指使,还有何人敢为? 反倒是端坐在龙椅上的周承宣一愣,这弹劾的可是一部尚书,他哪见过这场面,当下就有点心烦意乱,不知该如何是好。 还没等皇帝有什么反应,班列之中又有七八道身影越众而出,郎朗大喝之声此起彼伏: “臣附议!望陛下早选良将!” “臣也附议!” …… 看着这一个个迈出朝班的身影,就知道上官家在这些年里已经拉拢了多少人。 而兵部仅剩的官员第五心柔则是微微抬头,扫视了一眼出班奏报的大臣,嘴角勾起了一抹笑容。 这事他也是知道的,上官泰清在着急这些鹰犬议事的时候他就在场,只不过碍于他是兵部的人,上官泰清没有让他也参宇文成化一本。 这群起而攻之的景象顿时让朝臣中属于宇文一派的人面色有些不好看,当即便有一名都给事中迈步而出:“胜负乃兵家常事,怎可因一时不顺就撤将换帅,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宇文大人早年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