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此时正在跟朱棣聊天的不是朱标,而是朱元璋,朱棣肯定不会袒露心声。
但面前是一直爱护自己的大哥朱标,所以朱棣也不藏着掖着,当即开口,“燕国跟大明购买布料的相关手续都办完了,有了这些物资,今年过冬就没有那么艰难了。”
“草原气候恶劣,我也只能尽最大努力,保证子民安全。”
“不过,跟自然灾害对抗,人力确实是一点儿胜算都没有。”
“治理一个国家,可比治理封地难多了。”
朱棣感叹中又夹杂着几分抱怨,在朱标面前,他并无多少戒心。
朱标闻言也是笑了。
“老四,你终于独当一面了,以前那吊儿郎当的样子,也不复存在,当真是可喜可贺啊!”
“你把燕国发展壮大起来,咱们联手,这天下自然就太平了。”
“不过四弟,你有空就多向宋师请教,得到宋师指点,胜读十年书。”
朱标同样对宋隐充满信任,并不会介意朱棣跟宋隐有过多接触。
毕竟,他是疼爱弟弟们的大哥,不是疑心病极重的朱元璋。
朱标是真心想看到自己的弟弟们都过得好。
听到朱标的劝告,朱棣既意外又感动,“大哥不用担心,燕国永远都是大明最牢固的第一道防线。”
“草原上任何一个部落,胆敢打大明主意,得先问过我同不同意。”
闻言,朱标欣慰地笑了。
只是旋即,朱标眉头就皱了起来。
“老四,母后身体越来越差,父皇也无心朝政,你如果没有什么事,就多住几天,多陪陪父皇母后说说话。”
“你们别看父皇平日里对你们要求极严,但是父皇时常念叨着你们。”
“但是你们去了封地后,回京一趟也很不容易,有些藩王镇守边境,没大事更不可能回来。”
朱棣闻言,轻轻颔首。
说到马皇后,他的心情瞬间低落下来。
马皇后虽然不是朱棣生母,但是却给了朱棣亲娘般的照顾。
这些情谊朱棣不敢忘。
“老四,朝堂上文武百官想法不一,这很正常,大哥会尽力周旋。”
“不过也难免会有一些风言风语,甚至是麻烦。”
“你别跟他们计较,正如宋师所说,附属国和大明只有合作,才能共赢。”
“何况盘踞在大明外的是老四你的燕国,否则,你大哥我哪能如此高枕无忧。”
朱标这话不是说笑,如果这些附属国的皇帝不是朱标的弟弟们,朱标肯定会无比头疼。
毕竟大明现在经济如此繁华,谁看了不眼红,不起觊觎心思?
看到朱标如此坦诚,朱棣脸上扬起了笑容,“大哥也太高看我了,我真要有那么厉害,早就把整个漠北草原占为己有了。”
“大哥你看臣弟现在都自顾不暇,还回来寻求大明帮助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臣弟打从建立了燕国,这才真正明白父皇和大哥的不容易。”
“真正要管理好一个王朝,确实太难了。”
“偏偏宋师又生性淡泊,还极怕麻烦,不然我都想多向宋师请教了。”
宋隐不但是藩王皇子的明师,是所有藩王皇子的引路人。
这些藩王皇子谁都想获得宋隐指点,却没有人如愿以偿。
朝臣也是很矛盾。
他们既承认宋隐才华出众,对大明帮助极大,又担心宋隐会独霸朝堂,对宋隐也是各种提防。
但是藩王皇子,却是人人都想要获得宋隐帮助,而且还不像朝臣那样会猜忌和排斥宋隐。
聊到宋隐,朱标也是颇感无奈。
“宋师的高度是我们永远都无法超越,像宋师这样不爱高官厚禄的人已经极少了。”
“有时我就想,这世间能够拿捏宋师的人,也就父皇一人,而且父皇还是靠着耍赖和一国之君身份,这才勉强压制得了宋师。”
不过这也说明,宋隐是敬畏皇权的,所以朱元璋才有机会制衡得了宋隐。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宋隐淡薄的性子,即便是被朱元璋放鸽子,顶多就是发几句牢骚,该负责的事情还是会认真做好。
正因为如此,朱元璋才会从前几年,每天都绞尽脑汁寻找宋隐把柄,想要杀了宋隐。
到现在,各种保护宋隐,无视朝臣对宋隐的弹劾。
这种待遇,别说是李善长和胡惟庸,就是整个大明,都无人享受。
由此可见,宋隐在朱元璋心头的分量不言而喻。
“大哥说得没错,宋师乃才华横溢,确实无人能比。”
“大哥不知道,我们这些在外的兄弟,多羡慕大哥,有机会时常向宋师请教。”
兄弟两人越聊越放松,他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这样谈笑风生了。
他们这些去了封地的藩王,想再聚在一起很不容易。
不过朱棣心里也清楚,现在他们还能这般无拘无束的畅所欲言,是因为朱元璋还在,朱标还只是太子。
仅此而已。
不过这份心思朱棣并没有流露出来。
做为成年的皇子,偶尔放纵一下,感性一下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