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后,朱棣第一时间拜访宋隐。
大明现在正在实施的各种新政,以及在建的各项基建工程,几乎都是由宋隐在掌控。
要想更加透彻地了解大明,还是需要向宋隐请教。
朱棣监国一事惹发的风波,终于以太子党落败告一段落。
宋隐难得偷得半日闲,正准备悠哉地养生,结果却看到朱棣。
宋隐得知朱棣的来意后,美好的心情顿时就散了。
“我说燕王殿下,好歹你也有自己的国家,也是治理过国家的一国之君了。”
“大明的各种情况,各部门也都形成折子,放到你案桌上来。”
“你就不能自己琢磨自己思考?不要芝麻点小事都来找我麻烦好吗?”
“你们老朱家父子轮流上阵,换谁能受得了?”
宋隐说完,扯开嗓子就喊,“欧阳强!”
听到呼喊,户部侍郎欧阳强连忙跑了过来。
“大人,有何吩咐?”
宋隐对欧阳强挥了挥手,“你带着燕王殿下,先把户部和军部的相关资料熟悉一下。”
“没有什么大问题,就不要再来打搅我。”
“知道了,大人。”
欧阳强有些尴尬地看了朱棣一眼,看到朱棣并没有不悦之色,这才稍微松了口气。
宋隐不给任何人面子的性子,够爷们,就是让他们当下属的有些难做。
毕竟来人是燕王殿下,虽说是藩王,但现在可是监国藩王,分量着实不轻。
朱棣被宋隐一句话给打发走了,也是哭笑不得。
他了解宋隐性子,倒也没有动怒,跟着欧阳强去查阅资料。
当藩王变成监国藩王,朱棣要掌握的大明资料,多的不敢想象。
现在的大明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再不是之前那个处处贫瘠,经济不发达,无事可做的大明。
就连百姓的衣食住行,文化礼仪,交通出行等方面,变化都极大。
更别说整个大明的整体情况了。
在来户部之前,朱棣已经先去工部和刑部等部门,了解了大概的情况。
时间太短,朱棣也只能大概的先摸下底,具体的还需要等他再花时间慢慢参详。
朱棣没想到,自己会在户部消耗了半天的时间。
他仅仅只是了解税收政策,国库开支,军费调控等几项,就已经让他一个头两个大。
陪同的欧阳强更是讲解得口干舌燥。
朱棣开始时,还津津有味地听着,并且可以快速地消化。
可是接下来,渐渐地,他的脑子已经赶不上大明变化的繁琐。
不了解,不知道。
这一了解下来,朱棣才在这一刻,明白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在这之前,他只知道大明经济繁荣。
仔细了解下来才知道,繁荣发展的背后,要做多少事情?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当了家才知道,一家之主,看起来风光却不是那么好当的。
朱棣在户部查阅资料时,宋隐则悠哉地半躺在躺椅上喝茶养生。
不过,宋隐在品茶养生时,脑袋瓜子并没有闲下来。
他将昨日朝会上的事情,在脑子里又过了一遍。
朱元璋话说一半,倒也成功地把反对朱棣监国的一些迂腐儒臣逼了出来。
但是朱元璋为什么还是放过了齐泰和黄子澄呢?
这些事情,宋隐当时没有心情去细细品味。
现在清闲下来了,不由得这些事情就从脑子里蹦了出来。
朱元璋之所以没有动手,难不成是想给文武百官造成一个假象,一个信号?
暗示文武百官在朱棣监国期间,他们有什么意见都可以随时提,甚至可以到朱元璋那儿去告状。
朱元璋是这样想的吗?
一念至此,宋隐若有所思地暗自点头。
想不到朱元璋老来老去,心机愈发深沉了。
三言两语就将满朝文武玩弄在手掌中。
宋隐已经预测得到,在接下来的朝堂上,肯定会有许多官员以为没有风险,所以会跟朱元璋挑朱棣的刺。
甚至还会有些蠢货,都有可能会公开在朝堂上找朱棣麻烦。
三人成虎,流言蜚语多起来,即便是皇上,都也会觉得头痛。
文人的那些手段,在大明儒生没有被打压前,他们利用儒家报刊制造的事端,至今许多人都还心有余悸。
别看他们一身书呆子气,又或者是温文尔雅,可是一旦真干起来,那可是白的能说成黑的,死的都能给你说活。
儒生儒臣的厉害之处,朱棣没有领教过,还真有可能会心态崩了。
别以为皇帝就能想干什么就是什么,许多国家大事,如果文武百官极力反对,上位者想要一意孤行,将会举步维艰。
也只有朱元璋这种心狠手辣,动不动就株连九族的主,才能威慑住朝堂上的一众大臣。
就连朱标也不用担心会被儒臣攻击,因为朝堂上的儒臣几乎都是站队朱标的。
但是朱棣就不一样了。
他虽然是监国藩王,但到底不是名正言顺的大明接班人。
朝堂上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