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朝廷派人来到桃花坞,下了任命的诰书。寻龙人氏云缨,德才兼备,经太子举荐,封为翰林院从九品待诏。供职于书艺局,不日去翰林院上任。
她接过五彩提花锦缎诰书,拜谢了传令人。拾缀了一番,这日下午便进了宫去上任。翰林院共设置了六名待诏,每人都是饱学之士。算起来,她年纪最小,学问最少。不过,有的是时间在这里慢慢学习,慢慢韬晦。
毕竟,她才十四岁而已。离二十弱冠还差了六年。
从前,云缨听陆海楼谈论政治,觉得当官的斗来斗去很精彩。整个皇宫就是一弹故事会。不过这样讲的人,其实没进过宫。诚然,有争斗。不过大多数的人日子也就日复一日的循规蹈矩。尤其是天下学子向往的圣殿——翰林院,其实是个很枯燥的地方。
然而要当大官,尤其是京官,都要在这里修炼修炼。云缨不想当京官,只想给芊芊一方自由的天地,不用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每日上午去翰林院,下午去东宫书院,晚上在桃花坞中逗着点水雀儿。这日子也过得不错。最近,她结识了两个很不凡的人物:画院总管汤恩和与太子少傅邱浩然。前者是上司,后者是她的讲师。邱浩然是个才高身廉的老头,学生有太子,靖王和她。
邱浩然对她的评价是:所有学生中最笨的,好在也是最勤奋的。
真相了,云缨表示服气。
七月末尾,她收到了父亲的家书。
云县丞的“儿子”被选为准驸马兼太子伴读的事儿,在小小的寻龙县中引起了全民公议。那段时间,寻龙县的人出去都感觉面上有三分光:看,公主和驸马爷都是我们老乡!
但是当事人云老爷和陆老爷,吓得夜夜提心吊胆。云守城甚至气得要亲自来京城抓女儿回去。但是陆承泽说,事已至此,儿孙自有儿孙福。且看云缨和芊芊的造化吧!信的末尾,爹爹还告诉她:户籍方面已经做好了手脚。
她点上灯,烧了信——覆水难收,既然入了宫,接下来就无法回头。
给爹的回言也只有四个字:儿子不孝。
另一方面,随着和亲人选的变更,朝廷中也起了波澜。郑贵妃听到陛下让二公主和亲,整日哭哭啼啼的。不过一向听枕头风的皇帝,这次不知为何态度异常强硬。无奈之下,郑贵妃求助了哥哥。不久之后,关于更改和亲公主的奏折雪花一般飘到了皇帝面前。
而皇帝言:“朕心意已决,谁言都无用。”顶了回去。
软的不行,就来硬的!
七月初九这日。郑丞相带领六部给事中联合都察院御史在早朝时上奏皇帝。希望圣上能够留下二公主,和亲长公主。而且理由各有春秋——
郑丞相的说法是:“二公主卦象犯冲土。不宜远行。”
左都御史陈政的说法是:“长公主是长姐,更有负担和亲的责任。”
兵部给事中王昆的说法是:“二公主父母兄弟皆在,而长公主无亲无故。”
一时间,朝堂上七嘴八舌,哄哄闹闹的。将二公主说成了孝顺尊贵,利国利民的好公主。而无人说长公主一句好话。
片刻之后,萧丞相手执笏板上前,大声呵斥道:“长公主也是陛下的骨肉!你们说长公主无亲无故,难道陛下不是长公主的亲人?!”
郑丞相也踏出行列,和郑丞相较上劲了:“敢情不是萧丞相的亲侄女,所以站着说话不腰疼!长公主本就是陛下长女,流落民间多年,从未对社稷有贡献。如今出使突厥,为天下百姓谋福,岂不是帝王之女的职责所在!”
萧丞相不怒反笑,悠悠看了一眼圣上,徐徐道:“原来郑丞相也知道长公主流落民间多年。那么长公主这些年来可曾受过百姓的供养?这么说来,一直受着百姓供养是二公主!”此言如金玉掷地,铿锵有力。唬得场上的群臣不敢发言。
廷议持续了一个上午。最后皇帝还是决定和亲二公主。并且当庭下诏,立即让翰林院将和亲的文书草拟好,送到使者驿馆。
这消息传来时,云缨正走在去重锦殿的路上。今日,皇帝和郑贵妃要召见她。也恰恰是因为早朝纷争不休,她从清晨等到晌午时分,还没等到皇帝下朝。望着左右一排排的侍卫,宫女,太监,忽然有些紧张。
“云缨别怕。父皇私下对小辈很好的。”芊芊今日穿了一件绿缎绣彩牡丹蝶氅衣,略施粉黛,亭亭玉立在垂花门之下。
不久之后郑贵妃挟着靖王和二公主前来。随着三个人渐渐走近,犹如一张名画徐徐展开,到处都是雅致的风情。二公主肌白如雪,靖王威武英挺。郑贵妃虽然已过不惑之年,然而容颜一如二十有余的少女。依稀可见十年前的倾城绝色。
云缨出来行礼道:“草民云缨见过郑贵妃。”
面前的女人贵气逼人,只一眼瞧去,最显眼的是发髻上的十二株牡丹花首饰。通体鎏金,衬着乌发隐隐透出一丝烟霞之光。
“这就是准驸马爷?还是个孩子呢。”郑贵妃款款一笑,问了云缨几句。略知晓了她的身家背景,接着说道:“是孩子就该好好读书,而不是想着攀龙附凤是不是?”
云缨说不出话来。
靖王笑道:“母妃,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