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秘密。
林小风一听,心里咯噔一下,预感到可能不是什么好事。他的眼神瞬间变得深邃起来,仿佛能洞察世间的一切风云变幻。
按规矩,地方上只有三种情况才会上报塘报:要么是敌军大举来犯,要么是打了胜仗,再不就是城池失守了。此刻的大殿,仿佛被一层无形的阴霾所笼罩,空气都变得凝重起来。
林小风脸色一沉,正色道:“李阁老,请讲。”他的声音虽不高亢,但却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李邦华深吸一口气,从袖子里抽出塘报,先简要说明了来龙去脉:“李闯那贼人已经包围了大名府,这塘报是李性忠扮成灾民,好不容易从贼营里偷出来的。”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重。
林小风点了点头,示意李邦华继续。李邦华便一字一句地念起了塘报上的内容:“李闯和骆文彬合兵六万,把大名府围了个水泄不通,他们挖沟筑垒,围而不打,这招数跟当年围开封时一模一样。眼瞅着夏粮快熟了,可城里的粮食顶多撑一个多月。”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无奈与焦虑,仿佛能感受到大名府百姓的生死存亡。
“李性忠恳请陛下想个法子,救救大名府啊!”李邦华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恳求与期盼,仿佛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林小风的身上。
林小风听完,转身走到龙书案旁,眉头紧锁地坐在了龙椅上。他的眼神深邃而复杂,仿佛在这一刻,他背负起了整个天下的重担。
自从京师那场大败之后,李自成这家伙是越来越狡猾了。这次围大名府,他居然不急着攻城,而是学起了当年围开封的老一套。林小风的思绪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十五年前的那个夏天。
他回想起十五年前,李自成三次围攻开封的情景。前两次都失败了,第三次就学聪明了,围而不攻,挖沟设障,把开封城困得跟铁桶似的。还搜刮附近的粮食,掠夺州县的钱财,让顺军吃得饱饱的围着城,开封城里的百姓就像笼中的鸟儿一样无助。
三个月后,黄河决堤,本以为李自成会趁机攻城,没想到他却带着人马撤了。可开封城已经成了人间地狱,那场景仿佛一幅幅惨不忍睹的画卷,深深地烙印在了林小风的心中。
林小风叹了口气,转头问李邦华:“李阁老,您怎么看?”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无奈与焦虑,仿佛在这一刻,他也需要一位智者的指引。
李邦华沉默不语,脸上写满了无奈。京师现在哪还有兵可调啊?吴三桂守着山海关,冀资深和高第在蓟州,黄得功在密云对峙,唐胜宇守着居庸关,哪个都不能轻易调动。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忧虑与无奈,仿佛在这一刻,他也感受到了大明的危机四伏。
李邦华愁眉苦脸地说:“如果要派兵的话,或许只能试试蓟州的冀资深和高第了。”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迟疑与不确定,仿佛连他自己也无法确定这个决定是否明智。
“可是蓟州的兵力,除了冀资深的三千骑兵,其余都是守备部队,他们跟李闯的军队硬碰硬,胜算能有多少呢?”林小风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忧虑与担忧,仿佛在这一刻,他也感受到了大明的岌岌可危。
李邦华的意思很明显,大明已经经不起再败了。林小风心里也清楚这一点,他闭上眼睛,陷入了沉思。他的思绪仿佛一片纷飞的落叶,在秋风的吹拂下飘忽不定。
李自成围而不攻,大名府的粮食还能撑一个多月,救援不必急于这一时。山海关的济尔哈朗虽然在佯攻,但吴三桂一动,他肯定会来真的。密云的多尔衮虽然有些小动作,但还没看出他有大举进攻的意思。宣府的多铎正全力攻打祝凤翙,看样子是志在必得。林小风的脑海中仿佛一幅幅战略地图在缓缓展开,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地呈现在他的眼前。
林小风睁开眼睛,看着李邦华说:“李阁老,朕认为大名府还是可以救的。”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坚定与自信,仿佛在这一刻,他已经找到了破解困局的钥匙。
“陛下”李邦华刚开口,就被林小风打断了。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急切与期待,仿佛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享自己的计划。
“李阁老别急,听朕说!”林小风阻止了李邦华的话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与自信。在这一刻,他仿佛一位运筹帷幄的将军,即将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
李邦华只好无奈地点点头,恭敬地站在一旁静听。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敬佩与期待,仿佛在这一刻,他已经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林小风的身上。
公孙遇春本想退下,却被林小风叫住了:“你留下听听吧,别走了。”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亲切与关怀,仿佛在这一刻,他也想将这位忠诚的将领纳入自己的计划之中。
然后林小风又对李邦华说:“朕打算先破了多尔衮或多铎的部队,逼他们退回关外去,然后再派兵救援大名府跟李自成决战。”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决绝与坚定,仿佛在这一刻,他已经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
李邦华听了这话,心里直犯嘀咕:理儿是这么个理儿,可怎么才能破得了建奴的军队呢?谁又能担此重任呢?建奴屡次击败大明边军,战斗力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