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即位,改年号为景和。
朝臣分立两派。
一派是早与倚卿有过接触,已然被其拉拢,此时自然是对她大力支持。
另一派则是认为女子称帝并无前例,完全接受不了的。
倚卿不惯着他们。
反正她这皇位也坐上去了。
他们能接受,就好好当她的臣子。
要是不能接受,趁早滚蛋。
反正这国家被昏君治理了那么久,朝堂上早就蛀虫一片,正好趁此机会肃清。
这官帽他们不想戴没关系,外面多得是想戴的人。
有迂腐老臣想要以死相逼,倚卿也早有防备。
先暂且将人拦下,然后笑眯眯地开口道:“朕不太喜欢见血,若各位非要血溅当场惹朕不快,朕不介意等你们死后,将你们的家人送去黄泉路上与各位相伴。
诛九族如何?一家人就应该整整齐齐,不是吗?”
她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很是平和,就像只是在聊今天的天气一般轻松。
可听着的人却忍不住汗毛倒立。
他们以死明志,不过是因文人傲骨,想要留下清名。
可若因此祸及家人,让家族在自己这断了香火,那死后又有何颜面去见先祖?
他们暗骂女帝心狠,却也被吓住,没人再敢在朝堂上自尽。
顶多是觉得干不下去了,就主动请辞,称要告老还乡。
倚卿也不强求,爽快同意他们离开。
对于曾经做出过功绩的臣子,她还会赏一些银钱或田地下去。
折腾了一番后,朝堂总算是安稳下来了。
-
再是庄阳国和七涟国对楚国出兵一事。
先帝原本的意思是想把三公主和四公主送出去和亲,但倚卿不惧开战,直接选择正面应敌。
楚国原本就是大国,就算在先帝的治理下,如今已经没有原本的强盛,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要对付两个小国家还是绰绰有余的。
结果很明显,楚国自然是胜了。
倚卿原本是打算乘胜追击的,可她看了楚国的现状,便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先帝昏庸、骄奢浪费,他将国库基本挥空,前不久还下达了增加税收的命令。
基层百姓本就过得艰难,若是继续打仗,最后受苦的还是这批人。
民者,国之根本也。
原主费尽心思想为楚国换个皇帝,是想让这个国家变好,而不是想换个人去剥削他们。
暂时压下打仗的念头后,倚卿就将重心放在了治国上。
国库空虚,有人建议多铸钱币。
诚然,铸币确实能解燃眉之急,但钱币增多,市面上的东西却没有增多,这就会造成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苦的还不是老百姓吗?
故而,倚卿拒绝了这个提议。
“钱是不会平白消失的。国库的钱少了,自然有人口袋鼓了。
要是这些人口袋里的钱来路正当,那也算了。可要是不正当,总该让他们把吃进去的吐出来!”
“陛下的意思是……”
“查账吧。”倚卿语气随意,“刚辞官的和还在朝堂上的,都查一查。金额小的就算了,但金额大的一定要查仔细。”
水至清则无鱼,只要贪得不是太过分的,她也不是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立于下首的人刚要领命,但倚卿想了想,又觉得没必要把事情做太绝,就决定留几分回旋的余地。
“可以先放出点风头,就说自己承认的,且把不该拿的钱都吐出来的,可以既往不咎。
但若是非要等查出来才认,那就通通按律法处置。”
……
一开始没有人主动把钱吐出来,他们大多怀着侥幸心理,想着法不责众,又或是想观望下。
倚卿随便挑了个贪得多的,直接抄家抓人。
按律贪官当斩,相关人员要受流放之苦。
但登基头一年,杀太多人不好吧?
而且一刀砍了这些贪官的脑袋,实在是便宜他们了。
倚卿思索了一番,便决定免了他们的死罪,将他们一并流放。
——比起死亡,从财权双拥的高官变为一无所有的底层,自此要看别人的脸色活着,那才是对他们最大的惩罚。
说来也好笑,她这一决定还换来了个“仁德”的美名。
杀鸡儆猴,有了被杀的鸡,自然也有被吓到的猴。
处置了一个贪官后,便陆续有了一些主动认错,并把不该拿的钱吐出来的人。
倚卿让人合过账,对于基本没问题的人,便信守诺言,真当此事没发生过。
但对于那些耍小聪明的,或是拒不承认的,她也不客气。
该抄家就抄家,该流放就流放。
这么一折腾,国库又有钱了。
钱还不少。
倚卿想了想,就颁布了减税的旨意——新帝登基,普天同庆。减税五年,次年起,只收原本税收的三成。
除此之外,她还提出了一些治国的新观念。
——也不是什么超前的内容,都是原主曾经有过的一些细碎的想法。
只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