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历史军事>家母,武则天> 第165章难啃的铁胡桃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5章难啃的铁胡桃(1 / 2)

第165章

杜怀宝自然不肯与李贤打赌。他其实对李贤的处事风格不满意,上一次因为喀拉苏部对郭桥镇袭击,李贤就大开杀戒,将喀拉苏部整个部落夷为平地。

这一次同样又是如此,杜怀宝是金山都督、庭州刺史,可李贤是雍王,庭州对于李贤来说,只是一个镀金的地方。

杜怀宝最基本的情商还是有的,并没有当面顶撞李贤,而是趁着向李贤汇报出兵事宜的时候,隐晦的提出李贤这么做的办法有些偏激,会留下后遗症。

李贤淡淡地道:“安西这块地上,向来都是信奉丛林法则,降而复叛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太宗皇帝任命阿史那社尔为昆丘道大总管,契苾何力、郭孝恪为副大总管,征发铁勒、突厥等部十余万骑兵,进讨龟兹(今新疆库车),龟兹投降大唐,却暗引西突厥和本国兵马万余人,回袭郭孝恪部,郭孝恪、以及其长子郭待诏战死在龟兹城。”

杜怀宝道:“这只是意外……”

“那阿史那贺鲁呢?”

李贤反问道:“阿史那贺鲁本是西突厥叶护,他暗中谋害废乙毗咄陆可汗,乙毗咄陆可汗兵败逃奔吐火罗,乙毗射匮可汗派兵追逐阿史那贺鲁,阿史那贺鲁没有固定的居处,其所部也都散处,太宗皇帝对阿史那贺鲁抚慰厚待,不仅任命阿史那贺鲁为昆丘道行军总管,赏赐优厚,还脱下自己的袍子披在他身上。杜使君,太宗皇帝可曾亏待阿史那贺鲁?”

杜怀宝对此还真是无言以对。

李贤道:“可阿史那贺鲁是如何汇报太宗皇帝的?太宗皇帝不仅提拔他左骁卫将军、瑶池都督,将他的部众安顿在庭州莫贺城。然而,阿史那贺鲁秘密招引散众,入侵庭州,打败几县,杀掠几千人而还……同样厚待的还有阿史那都支……”

杜怀宝道:“可是,大王明明有更温和的办法,却如此强硬,难道不怕安西各部勾连在一起,共抗大唐吗?”

“他们现在不一样跟吐蕃联合在一起吗?”

李贤道:“胡人畏威而不畏德,大唐不是让所有人喜欢的,而是让所有人惧怕的。”

李贤在筹备着西征焉耆的时候,其实庭州的百姓也没有闲着,大唐百姓也在想尽一切办法自救。

以前的时候,他们为了方便,都是在自己田地的中央,或者是方便的路边盖几间房子在农忙时节居住,随着刘彦德一家被灭门惨案发生以后,庭州的百姓,应该说是安西的大唐百姓都在想尽一切办法自救。

大唐百姓在这方面绝对不会被动等待,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给大唐百姓留下的经验是,靠山山倒,靠人人跑,真到关键时候,还是自己最可靠。

虽然说,大唐百姓来到安西,是因为大唐朝廷的支持,他们才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产业,但要说大唐就会因此事事依靠朝廷,那就低估了百姓的独立精神。

华夏的传统是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安西的百姓大多出身低微,他们可能不知道这句话,但是肯定明白这个道理,所以除非万不得已,这些百姓不会去找官府,不是他们不依靠官府,而是不想给官府找麻烦。

在大唐百姓的朴素价值观里,官府是要做大事的人,像刘彦德这样被几十名胡人灭门,这属于小事情,所以,庭州百姓感觉只要不是数千上万名胡人出动,几十几百人,都是他们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自己能解决,就绝对不会给官府添麻烦。

他们现在也是有样学样,首先是宁愿自己多辛苦一些,也要处理好安全问题,首先是百姓们会几家,十几家,聚集在一起,建立村落。不再像以前,一家一户就独立建一个院子。

几户百姓在庭州境内就拥有几千亩地,这几乎是后世一个大村的田地。别小看几户百姓,由于安西唐人百姓的每户人口较多,实际上一户通常情况下有三五名成年男子,几户就有十几人,再加上女人和十几只——甚至几十只大狗,力量还是不容小觑。

这样形成的村落,在村落中间搭起望塔,就算在晚上也有人执守,或是敲锣,或是点燃烽火,遇到小股胡人匪徒,还是有一定自保力量的。

李贤在得知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官府还没有动作,偏偏百姓却自发的形成了这种联保互保的方式。

李贤直接命令大西沟镇的将作营,把装备对全体庭州百姓低价出售,比如说成本价每支十三文钱的一支弩箭,仅在加价两文钱的基础上,对外出售。同时,李贤颁布雍王令,在安西境内,大唐百姓,凭户籍证明,可以一次性购买人均至少两壶箭(三十支),如果一家有十口人,那就可以购买二十壶,共计三百支弩箭。

横刀在唐朝也属于非常贵重的财物,一柄最基础版的横刀要卖七百文钱,如果上镔铁横刀就要两千五百文,是啥概念呢?就是按照安西这边的粮价,也能换三十五斗,也就是四百二十斤粮食,这可是一亩多地的收成。

只不过,李贤制造的高炭钢横刀,卖给康波密提的时候是一匹挽马一柄刀,差不多相当于五千钱至八千钱之间。

然而,李贤对大唐庭州百姓出售的横刀则是一旦粮食一把,庭州百姓对于这些装备,也毫不吝啬,尽管百姓文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