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管他了。”大阿哥觉得皇上这个主意不错。
家有贤妻,男人不做横事。大福晋端庄沉静,很能抚慰大阿哥躁动不安的情绪,让他能沉下心来做事。
大福晋与她这个族妹交集不多,观感平常,听大阿哥这样说,便歇了提醒的心思。
毕竟是皇上指婚,等闲反抗不得,何必白说一嘴,给人家徒增烦恼。
冬天下了几场小雪,虽然无法缓解旱情,倒也保证了冬小麦安全越冬。
这一日姜舒月站在院中,闭眼感受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
猫冬结束,她和四爷都要忙碌起来了。
坐上马车,出宫去田庄察看麦地的墒情。
小麦粉比玉米面细腻好吃,相应地,小麦也比玉米难伺候。
只返青水这一样,愁坏了多少庄稼把式。
浇还是不浇,早浇好还是晚浇好,在什么情况下浇水最好,争论不休。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在姜舒月穿过来之前,雾隐山田庄种小麦,跟玉米差不多,完全靠天吃饭,缺少主动浇水的意识。
除非遇到旱灾,田里的秧苗快要干死了,才会安排人浇水缓解。
不是古代的农户懒,而是古代没有滴灌这种现代化设备,浇水全靠人力,效率低下,且效果不明显。
费大力,白费力的事,傻子才愿意做。
在这种情况下,现代的农业知识就变得至关重要。
利用现代农业知识,综合当时的具体情况,精准地测算出各个重要节点的实施时间。让农户卖过苦力之后,看到结果,才能说动他们科学种田。
等到小规模科学种田的结果体现在具体收成上,让愿意尝试的农户收获更多的粮食,才能有更多人愿意尝试。
这套流程是姜舒月在雾隐山田庄实践之后总结出来的。
所幸她现在已经通过高产玉米,树立起一定威信,不用再像最初那样一块地一块地的实验,看效果,再推广。
轮到耐旱小麦,升级为以田庄为单位,进行实验。
实验成功,便可推广。
如今高产玉米已经通过皇庄种植,与合作经营等方式,在京郊大面积推广。
相信再过一两年,便可在北方遍地开花。
高产玉米的成功推广,有旱灾加持的原因,也有朝廷带头的缘故,但更多的还是民间自发追随。
仓中有粮,灾年不用啃树皮吃观音土,就是民间自发推广最大的动力。
穷苦百姓的愿望,从来都是这样朴素,而且非常容易满足。
百姓满足了,姜舒月却不满足,她要将选育过的小麦提前搬上历史舞台,带领她在这个世界的子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沿着麦田走了一圈,姜舒月蹲下用手刨土,弄脏了白皙的手掌,修剪整齐的指甲里也进了土,让原本的粉嫩变得发灰。
看得旁边跟随的舒心直蹙眉,她想上前阻止,却被四爷伸手拦住。
舒心诧异抬眸,胤禛爱洁,宫里无人不知,他怎么能容忍他的福晋满手脏污。
“土太干了,必须浇水。”姜舒月刨到四寸深,抓起小坑里的一把土,合拢手掌,再张开不但没有成团,还散开了。
掌心里只剩一小撮土没滑下去。
这意味着土壤中的含水量不足六成,无法为冬小麦返青提供帮助,搞不好还要拖后腿。
姜舒月翻转手掌,拍掉手上的干土,迅速做出反应:“凿冰吧,墒情不好,顶淩灌溉。”
所谓顶淩灌溉,就是在土地还未解冻,冬小麦尚在休眠的时候浇返青水。
一冻一化,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土壤里的水分,改善墒情,为冬小麦返青提前做好准备。
从另一个方面说,此时冬小麦处于休眠阶段,还未生长,这时候浇顶淩水,对麦苗的伤害和影响最小。
如果再晚,等土壤再干旱一些,浇过水反而会引起土地开裂,适得其反。
当下姜舒月所在的田庄,是大堂姐在京郊陪嫁的田庄,她身边跟着四爷、大堂姐、大姐夫、左宝树、田氏兄弟、农事总督府的技术员、内务府负责皇庄耕种的技术员、陪嫁田庄的管事、各大皇庄的管事,还有闻讯赶来的很多乡绅,及其家中负责田庄的管事。
再加上姜舒月带来的侍女,四爷身边的长随、护卫,还有田庄自己的护卫,以及田庄的佃户等等,全加起来能有几百人,浩浩荡荡,规模堪比皇上驾临皇庄那次。
不一样的是,那一次姜舒月在讲,皇上在听,其他人也都在听。而这一次,姜舒月在讲,很多人都掏出小本子拼命记。
都是赚钱的法子啊,谁干听谁傻。
“顶淩灌溉我记下了,浇返青水还有什么需要注意吗?”相比其他人的战战兢兢,左宝树的关注点更纯粹,想什么就问了出来。
堪称一行人的嘴替。
姜舒月朝他点点头:“当然有。墒情是一方面,气温也不容忽视,浇返青水的最佳温度是……”
古代没有摄氏度这个说法,衡量温度通常以体温作为标准描述,比如有“小暖如人体”,“如腋下暖”等。
时间来到清朝以后,随着传教士的涌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