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历史军事>穿越大明,我要逆天改命> 第二百七十七章 伤口撒盐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七章 伤口撒盐(1 / 2)

谁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啊,周奎的心中一万只羊驼奔腾而过。他做的那些事,以崇祯的性格死一百次都不过分。

皇帝,到底要不要弄死自己呢。

崇祯皇帝反复无常,这个周奎是心知肚明的。可是,这次也太过分了吧。自己都把赃款交上去了,崇祯还要弄死自己。

周奎有些肝儿颤,他现在才开始认真的观察起这张手稿。周奎不是傻子,反而很是精明。他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在怀疑这手稿的真实性。字迹很像,他分不出来。书法大师的笔迹毕竟不是盖的,周奎吃不准这到底是崇祯皇帝亲笔手书,还是这个乖外孙坑自己。

可是看到这御用开化纸,周奎哪里还有丝毫的怀疑。浙江产上等开化纸,质白坚韧且细密,表面光滑,精美绝伦。这种纸,只能是皇宫御用纸张,别的地方是买不到的。

周奎的手一哆嗦,难道说,崇祯皇帝真要弄死自己?

骆养性都有些不忍了,这外孙太坑了。好歹是你亲姥爷,你这么折腾人家合适么。

合适,若不是自己的亲姥爷,朱兴明早就将他抄家灭族了。周奎贪了这么多,不杀他祭天已经是法外开恩了。

“姥爷啊,这事恐不妙啊。骆养性,你说是不是?”朱兴明挤了个眼色。

骆养性立刻一幅如丧考妣:“唉,谁说不是呢。最近万岁爷外政务急的焦头烂额,时常都为国库犯愁。太子殿下,国丈恐危矣,您得想办法,救救国丈大人啊。”

周奎脸色大变:“是啊太子,您得救救老夫啊。这万岁、这万岁怎么这样呢,老臣、老臣可是忠心耿耿啊,呜呜呜!”

说着,周奎竟大哭起来。

看样子,机会来了。不过,这种事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容易鸡飞蛋打。

朱兴明挠挠头:“姥爷,非是我不肯帮你。只是,这就算是本宫怕也是有心无力啊。骆养性,本宫问你,这我父皇为何会突然性情大变?”

考验演技的时候到了,骆养性先是犹豫了一下,似乎下了很大决心:“其实这事也怪下官,下官将右司谏韩安平、提举侯宁、司务庄宜春等人的供词交给万岁爷的时候,万岁爷并没有打算追究国丈。都是那个司礼监秉笔太监王相尧,是这厮在万岁爷面前进献谗言,说国丈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这就合理了,如果说周奎之前还有一丝丝怀疑的话。那么适才骆养性的话,则使自己深信不疑。

首先,司礼监秉笔太监王相尧曾经与周奎不和,二人因一件小事发生过过节。如今这狗太监落井下石,实在再也正常不过。

而王相尧是谁,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陷北京,王相尧为宣武门守门,他领内丁千人,开门迎李自成部队。

也就是说,王相尧这个狗东西,打开了宣武门迎接闯贼李自成。

历史上的闯贼李自成进北京时,城门到底是谁打开的众说纷纭。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曹化淳打开的城门。其中《明史纪事本末》、《国榷》、《明通鉴》以及我们上面提到的《明季北略》也列举了这个观点。

曹化淳虽然是个太监,但开城门投降这个锅甩给他实在是冤枉。

《明史流贼传》中就明确写道:“日暝,太监曹化淳启彰义门,贼尽入。”计六奇的《明季北略》记载:“贼攻西直门,不克,攻彰义门,申刻门忽启,盖太监曹化淳所开。得胜、平子二门亦随破。”

曹化淳十二岁的时候进宫做了宦官,后来陪侍的是信王朱由检,也就是现在的崇祯皇帝。因为受到司礼太监王安的赏识而被视为心腹。但是,王安在与魏忠贤的斗争中失利。倾巢之下,焉有完卵。曹化淳也被贬至留都南京。

崇祯皇帝朱由检继承皇位,曹化淳才有了出头之日。他的地位节节高升,直到崇祯十一年,曹化淳任司礼秉笔太监、东厂提督,这是他的人生巅峰,也是权力最大的时刻。但是他当年就提出了告老还乡,第二年崇祯准奏,曹化淳离开了北京。

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清军入关等一系列事件被称为甲申国难。但此时的曹化淳已经家乡呆了六年时间,又怎么可能施展分身术,跑到北京城开门投降。

是以,此时的曹化淳已经告老还乡,说他开的城门实属冤枉。实际上,曹化淳和王承恩一样都是个忠臣,当曹化淳听说清廷为崇祯发丧,并且移师北京之后,他马上动身前往,并且向清廷提出妥善处理崇祯帝后陵寝。

崇祯皇帝此时身边的贴身太监王承恩,其实就是当年曹化淳一手提拔上来的。

只是文人无耻,把黑锅甩给了曹化淳身上罢了。曹化淳为人正派,平反了上千起冤案。若真由他镇守北京城,闯贼李自成未必能打进来。

可是这个王相尧就不是个什么好东西了,他确实是打开了宣化门迎接闯贼入城的。这种人,朱兴明不弄死他弄死谁。

所以,他吩咐骆养性,把这件事甩锅给王相尧。就说是王相尧进献谗言,要弄死周奎。

果然,周奎一听勃然大怒,不由得拍案而起:“这阉贼!老夫与他势不两立!”

朱兴明一看计策奏效,慌忙起身扶着周奎坐下:“姥爷,先不忙着势不两立。如今这王相尧做了司礼监秉笔太监,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