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其他类型>最感人的情书> 第114章 收集资料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4章 收集资料(1 / 2)

第 114 章、收集资料

阳光穿透斑驳的树叶,洒在幸福村的大街小巷,给这座宁静的村庄增添了几分温暖与活力。微风轻拂,带着田野的芬芳和泥土的气息,仿佛在低语着过去的故事。湛蓝的天空下,幸福村宛如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远处的青山连绵起伏,与金黄的麦田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乡村风光。 为了让村史村志更加丰富详实,村民们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感,纷纷投入到收集资料的行动中。 在张秀英家的小院里,阳光斜照在陈旧的窗台上,形成一片片光影。张秀英小心翼翼地从箱子里拿出了一本泛黄的日记,岁月的痕迹在纸张上留下了淡淡的黄斑。她轻轻抚摸着日记的封面,眼中满是回忆,那粗糙的手指划过封面,仿佛在触摸着过去的岁月。 “这都是咱村的历史啊,得好好保存。” 张秀英感慨地说道。她坐在小板凳上,翻看着日记,向围在身边的年轻人们讲述着自己年轻时种地的艰辛与欢笑。 “那时候,天不亮就得起来干活,一天到晚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但心里头盼着有个好收成,再苦也能撑下去。” 张秀英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她的眼神仿佛穿越了时光,回到了那些辛勤劳作的日子。 年轻人们聚精会神地听着,眼中充满了好奇和敬意。 “奶奶,那您当时有没有想过放弃啊?”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姑娘问道。 “傻孩子,这是咱的根,咋能放弃呢?”张秀英笑着回答。 而在村子的另一头,王强坐在自家的书房里,面前的电脑屏幕闪烁着光芒。书房里堆满了书籍和文件,显得有些杂乱,但王强却能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他专注地浏览着网页,查找关于幸福村的新闻报道和资料。王强是个头脑灵活、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的年轻人,他深知网络的力量。 “我就不信找不到更多关于咱们村的信息。” 王强自言自语道。他的眼神坚定,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 与此同时,村里的李大爷在自家的阁楼里翻箱倒柜,终于找到了一把生锈的锄头。阁楼里弥漫着陈旧的气息,布满了灰尘和蜘蛛网。 “这锄头可是陪我种了几十年的地啊,见证了咱们村的变迁。” 李大爷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抚摸着锄头,仿佛在与一位老友重逢。 李大爷的孙子小明跟在他身后,好奇地看着这把锄头。 “爷爷,这锄头都这么旧了,还能有用吗?”小明问道。 “孩子,这锄头虽然旧了,但它的价值可不减,它是咱们村发展的见证啊。”李大爷语重心长地说。 村民们的行动并非一帆风顺,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 比如,有些老照片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模糊不清,难以辨认其中的人物和场景。负责整理照片的小美为此感到十分苦恼。她坐在村委会的办公室里,面前堆满了一叠叠的老照片。 “这可怎么办?这些照片太珍贵了,要是不能用就太可惜了。” 小美着急地说道,她的眉头紧锁,目光焦虑地盯着那些照片。 村里的摄影师小赵主动站了出来。小赵是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对摄影技术有着深厚的造诣。 “别担心,我可以用一些修复技术试试看,也许能还原一部分。”小赵信心满满地说。 在收集家族故事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分歧。有的家族为了争夺在村史中的篇幅和地位,发生了争吵。 “我们家族对村子的贡献大,应该多写点。” 李家的长辈李二爷大声说道,他的脸上带着愤怒和不满。 “凭什么?我们家族也不差。” 王家的人也不甘示弱。 这时候,村里德高望重的刘爷爷出面调解。刘爷爷拄着拐杖,缓缓地走进人群。 “大家别争了,村史是要客观公正地记录,每个家族的付出都不会被遗忘。咱们不能因为这点事伤了和气,都是为了村子好。” 刘爷爷的话让大家冷静了下来。 还有一些村民担心自己提供的资料不够重要,会被忽略。 “我这东西是不是没啥用啊?” 村民大牛拿着一本破旧的账本,站在收集资料的小李面前,眼神中充满了不确定。 负责收集资料的小李连忙安慰道:“每一份资料都是宝贵的,都能为村史增添色彩。大牛哥,您别担心。” 就在大家忙碌的时候,一位名叫陈晨的外来学者来到了幸福村。陈晨戴着一副眼镜,文质彬彬,背着一个大大的背包。他对乡村历史有着深入的研究,他的到来为收集资料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我们不仅要收集实物和文字资料,还可以通过采访村里的老人,录制口述历史。” 陈晨建议道。 村民们纷纷响应,开始了新的一轮资料收集。 村里的王奶奶坐在自家的院子里,阳光洒在她满是皱纹的脸上。 “我记得啊,当年村里发大水,大家一起抗洪……” 王奶奶讲述着过去的故事,旁边的录音设备记录下了这珍贵的一刻。 在村头的大树下,一群老人聚在一起,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 “那时候啊,村里穷得叮当响,娶媳妇都难。” “现在可不一样了,日子越过越好。”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充满了感慨。 而在另一边,孩子们也加入了进来。他们在村里四处寻找着古老的石头、瓦片,听长辈们讲述这些物件背后的故事。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些感人的故事。 村里的赵大娘,平时省吃俭用,却拿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一块绣品,那是她年轻时亲手绣的,代表着村里的传统工艺。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