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都市言情>火红年代:四合院外的激情岁月> 第98章 不必卜令?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8章 不必卜令?(1 / 2)

11月下旬的京城,白天还能有10多度;天黑后就已经是0度左右,有些寒冷。

黄金球手捧热茶杯,“听说好像下个月要降到300多块钱,具体的价格暂时谁也说不准。”

李子敬摇头道:“这还没有一年呢,年初买自行车的人就要赔一半进去了?”

黄金球随口道:“650块钱那么贵都能买得起,都是一些有钱的主,估计不会计较这300来块钱。”

李子敬笑嘻嘻道:“黄大哥,你这话还是尽量别到处说,免得被人打了。”

黄金球不以为然道:“他们和之前那些在黑市买自行车的人比,算起来还是买赚了呢,他们有什么好生气的?”

“黑市那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国营商店这样降价,心里不愉快的人还是有好些的。”

“说的也是。降到300多块钱算是比较低的了,这个价以后应该会维持一段时间。”

李子敬借机放出风声,“要是零售价350块钱以上,我继续再等等。”

“要是降到350块钱以下,我也找人借些钱,凑钱买一辆新自行车用用。”

黄金球早猜他会想买自行车,没想到他还是比较忍得住的,要350以下才买,“那我帮你多留意一些,有消息了告诉你。”

李子敬客套道:“用不着特意去打听,而且还耽误你的时间呢。”

黄金球嗨了一声,“我也不用特意打听,我厂里有几个年轻人也想买,我听他们的信就行。”

“你是合作小组的组长,小组里的年轻人肯定不会跟你谈这些与工作无关的事。”

其实基层干部有一项重要工作:同职工攀谈交心,了解职工在工作、生活、思想等方面的情况。

有的干部有执行;有的干部懒得去走动;更多的基层干部是杂事太多了,没时间做这项工作。

人家好意帮忙,李子敬也就说道:“我那小组的年轻人没多少个,家庭困难的又比较多,还真要麻烦你告诉我一声了。”

“能有辆自行车,我上班做事也比较方便。”

黄金球的老婆是副组长卞淑娟,晓得他的一些外出行程,没自行车是有些不方便的,“你们小组这个月的利润比较多,能不能小组买了自行车配给你用?”

李子敬微笑道:“我不能开这个头,我还是自己买一辆比较好。”

此时自行车是高价敞开出售,不需要提前预约登记、不需要介绍信,更不用工业券,唯一限制他购买的因素是价钱太高。

京城的自行车是64年12月28日才停止高价。

66-67年又变得供不应求,68年1月恢复要求使用工业券购买。

72年9月要求凭介绍信登记,排队等有货了再用工业券买。

73年3月开始依照各单位的人数按比例发放一定数量的‘自行车票’,同时凭工业券购买。

这一时期,虽然全国自行车产量每年几十万、上百万辆的增加,每年供应市场几百万辆,购买方式呈现的仍是一步步收紧。

原因很简单。

1970年,1950年的人已经长大到20岁了,要结婚了,每年没有1000万辆以上供应到市场根本不可能满足人们的自行车需求。

随着时间推移,前面人的物资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后面的人又来了。

整个70年代,大部分物资的供应都有大幅增加,但是越到后面人们越难买到,各种物资一票难求。

群众购物的便利程度还不如60年代,主要原因就出在这,供应增长没追上需求增长,十几年积累下来,供需不是一个级数了。

邻居黄金球离开后,李子敬关上房门,进入小空间。

不是他为人小气不请人喝酒。

没人见到他酿酒,他的糯米酒来源说不明白,只能他自己独享。

这几年因为粮食紧缺,全国的黄酒生产,特别是北方地区受到重创,连白酒都有很多不是高粱等等生产的,是红薯生产的‘地瓜烧’。

喝着温热的小酒,他翻看着订购回来的杂志期刊,也没有细看,囫囵吞枣的了解国内的新技术、新发明。

这年头查科研资料是很辛苦的,偏科普的杂志期刊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关键是价格很便宜实惠,半月刊、月刊一般也就一毛、两毛钱一本。

他此时订阅的《RM日报》一个月要一块七毛钱,这钱足够他买10本杂志。

第二天。

上午。

李子敬特意去附近的街道办汇报工作,仙草冻罐头研制成功了。

主动汇报也是一种表功,受到表扬是必然的。

完事后,他美滋滋的回五星食品大院。

他刚进门就看到一群人聚在一起,不由问道:“出什么事情了?”

安保副组长罗少纯回应道:“李组长您回来了。正好这里有一封电报,您给帮忙认一认是什么意思。”

好些电报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出现歧义也是有可能的,但是需要一堆人研究就比较少见了。

李子敬好奇的上前查看。

接过电报单,他一脸懵逼的念道:“外婆急病不必卜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