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其他类型>汉月当空> 大秦灭亡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秦灭亡(1 / 2)

子婴杀了赵高后,自称秦王。他幻想能回到之前七雄争霸的年代,至少保留一丝富贵的希望。在武关失守后,他还动员关中所有军队,并派大军据守蛲关、蓝田。然而最后的尝试也失败了,咸阳城内笼罩着大秦时日无多的悲催氛围。

无论是大臣还是普通老百姓,都对秦即将灭亡做好了思想准备。无数次攻城战争导致屠城这一悲剧性的结果,让咸阳老百姓深怀恐惧。他们面对汹涌而来的楚军既担心害怕,又无能为力。

沛公驻军霸上,对咸阳围而不打,咸阳城军民忐忑不安。听说为首楚将是沛公,为人厚道,从不滥杀无辜。咸阳百姓希望和平解决,不要采用战争手段,因为那不知道还要死多少人。他们对秦军能否守得住咸阳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这种情绪弥漫到整个关中平原。渐渐地大臣们也都抛弃幻想,觉得打下去只有死路一条了。

子婴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得采纳大臣们的意见,准备向楚军投降。

沛公做足了功课后,觉得是时候了,便采纳了张良和郦食其的建议,派使者进咸阳城招降秦王子婴。

十月,秦王子婴打开城门乘坐白马素车,脖子上套着白色的绳子,手里捧着皇帝的玉玺、符节,跪在城外轵道旁向沛公投降。

大秦帝国灭亡了。

从秦始皇统一六国,至子婴投降,帝国总共只存在十五年。就是这短短的十五年,社会治理模式发生了剧变,延续了八百多年的分封制被彻底废除,换之以全新的郡县制。

在李斯的帮助下,秦始皇将全国划分为36个郡,每郡设守令、县设县令,以增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整个社会治理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六国的国王被废除了,六国贵族赖以生存的基础被连根拔除。

打破了封建藩篱,辅之以“书同文、车同轨”等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等一系列法令,秦帝国初步形成全国一盘棋的新景象。

倘若秦始皇能多活几年,

倘若扶苏能正常继位,

倘若赵高与李斯没有争斗,

倘若秦二世能像他父亲一样为秦国殚精竭虑,

……

然而,没有倘若了。

曾经无数英雄好汉,驰骋疆场;

曾经遍野旌旗蔽日、万马奔腾;

曾经纵横捭阖、决胜千里;

曾经如狼似虎、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

如今都化作灰尘随风而去。

携带着昔日无限荣光,黯然落下帷幕。

“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未来的帝国花落谁家,会采取什么样的治理模式,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变化,我们拭目以待。

(沛公进城)

沛公接受子婴投降后,威风凛凛地进了咸阳城。这座存续了八百七十多年的秦都城,如今被沛公肆无忌惮地踩在脚下。

全城百姓面对楚军的占领,惊恐万分。虽说沛公向来以仁义著称,但也是有屠城的不良记录。在攻占阳城时,他就和项羽一起屠过城。如果把这次屠城的帐算到主将项羽的头上,那么攻占颍川时,沛公也有一次屠城的记录。

楚怀王在决定派人西征时,大臣们推荐沛公的理由便是仁慈。利用沛公仁义、厚重的一面争取秦民的认可。但战争机器一旦开动起来,你能猜到开始,往往你猜不到结局。

每一支部队的首领都想得到仁义之师的美誉。但战争是一种相互残杀的竞赛,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有时为了打败对手,什么阴狠毒辣的手段都会使出来。况且战争激烈的时候,军事人员和平民很难区分开来。

古往今来,不波及平民的战争未之有也。强大的一方,对弱小的一方斩尽杀绝的事也屡见不鲜。

即便人类社会发展到21世纪了,屠杀平民、种族灭绝的事件仍然难以杜绝。只是手段更隐晦,借口更堂皇罢了。

还好咸阳城是投降拿下来的,沛公没有在咸阳耗费人力物力,这对咸阳百姓来说,是一件及其幸运的事。

咸阳百姓暂时没有大的忧虑,但子婴就麻烦了,分分钟面临被咔嚓的危险。

沛公手下的将领出于对秦王朝的愤怒,纷纷要求杀了子婴,但被沛公断然拒绝。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子婴是主动开城投降的,如果杀了他,往后所有的守城将领都将拼死到底,决不投降。

沛公不杀子婴还有更深一层的考量。那就是当初楚怀王的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此刻的沛公仿佛看到自己在关中称王的场景。如果杀了子婴,不利将来关中的治理。民心向背决定大业的成败,沛公站得高,看得远。

咸阳,是当时全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秦国历代君王呕心沥血,耗费数百年时间打造的都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便派人将六国宫殿的样式画了下来,灭了哪一国,就依样画葫芦,在咸阳按照那个宫殿的规模再建一座。加上秦国自己的宫殿,还有尚在建造的阿房宫,更是宏伟壮观。唐代诗人李牧在《阿房宫》中描写的场景是“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为了建造这座宫殿,把蜀山的树都砍光了。咸阳的繁华程度令沛公看花了眼。几年前,作为苦力,他来过一次,现在作为主宰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