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布不冷不热地说“因为寡人面向北以臣子的身份侍奉他。”
随何立马反驳道“大王和项王都列位诸侯,可是大王还是要北向,以臣子的身份侍奉项王,一定是认为楚国强大,可以把您的国家托付给他吧?”
英布没有回答。
随何接着问道“项王攻打齐国时,他亲自背负着筑墙的工具,身先士卒,大王理应出动淮南全部人马,亲自率领着他们,做楚军的先锋,如今只派四千人去帮助楚国。难道这是面北而侍奉人家的臣子应该做的吗?”
随何点到英布的痛处,九江王脸涨得通红。
随何没有停下来,他继续说道“汉王在彭城作战,项王还未曾出兵齐国,大王本应该调动淮南所有的人马,渡过淮河,帮助项王与汉王日夜会战于彭城。可是,大王拥有万人之众,却没有一个人渡过淮河,这不是拱手观战,等待他们胜负的结果吗?把国家托付给人家的人,难道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吗?”
随何所说的句句都敲打着英布的内心世界。他被随何说得心惊肉跳。
随何又分析道“大王实际上是挂着归向楚国的空名,却热衷于依靠自己,我私下认为大王这样做是不可取的。大王不背弃楚国,是认为汉国弱小,不值得依托。要知道楚国的军队尽管目前还很强大,但是背负着天下不义的名声,因为他背弃盟约而又杀害义帝。汉王收拢诸侯之后,回师驻守城皋、荥阳,从蜀、汉运来粮食,深挖壕沟,高筑壁垒,分兵把守着边境要塞。等到楚**队到达荥阳、成皋,汉王的军队却坚守不动,进攻又攻不破,退却又逃不出汉军的追击。所以说楚国的军队是不足以依靠的。假使楚军战胜了汉军,那么诸侯们自身危惧,必然要相互救援。一旦楚国强大,恰好会招来天下军队的攻击。所以楚国比不上汉国,那形势是显而易见的。如今大王不和万无一失的汉国友好,却自身托付于危在旦夕的楚国,我私下觉得大王糊涂。我不认为淮南的军队足够用来灭亡楚国。只要大王出兵背叛楚国,项王一定会被牵制,只要牵制几个月,汉王夺取天下就可以万无一失了。我请求给大王提着宝剑归附汉国,汉王一定会分割土地封赐大王,又何况还有这淮南,淮南必定为大王所有啊。因此,汉王敬重地派出使臣,进献不成熟的计策,希望大王认真地考虑。”
英布如梦初醒,他站起身来对随何说“我接受您的意见,不过这事还得保密,暂时不能泄露出去。”
英布被随何说动了,但是他要求保密这事还是让随何犯了嘀咕。非常时期,要反楚归汉需要争取一定的时间做好充足的准备不假,但是,不能不说英布此时还存有一定的犹豫。
所谓夜长梦多,万一英布中途变卦呢?随何此时非常焦急,汉王那句只要拖住项羽几个月的话,随何准确把握住了核心,只要几个月的意思,就是事不迟疑,越快越好。但是苦于没有机会,他不好去催促英布,只好焦急地等待着。
恰巧,霸王也派了楚国的使者来到九江国,他迫不及待地催促英布出兵去协助攻打汉王。随何得知楚国使者正在英布那里,于是,他径直闯了进去。他坐在了楚国使者的上席,怒气冲冲地指着楚国使者说“九江王已归附汉王,楚国凭什么让他出兵?”
楚使大吃一惊,英布也是一脸错愕。
很快,楚国使者反应过来了,他转身要走。随何立即劝说英布“现在事情已到不可回转的地步,可以就此杀死楚国的使者,不能让他回去,然后我们赶快向汉靠拢,协同作战。”
英布看到剑已在弦上,只好说“就按照你的指教,出兵攻打楚国罢了。”于是杀掉使者,出兵攻打楚国。
霸王得到英布叛乱的消息,那倔脾气又上来了。他当时正在攻打下邑,得到英布反楚投汉的消息后,立即派出项声、龙且前去攻打九江国。英布出兵御敌,连战数次,却也不分胜负,杀个平手。
相持了一个多月,楚兵越来越多,英布渐渐不支,终于吃了一回大败仗,只好舍弃九江,与随何仓促出逃,奔赴荥阳投顺汉王。逃跑的时候,连家属都来不及招呼,选择隐蔽的小道逃离九江国。
英布走后,六县陷落,楚军乘机收编了九江国的部队,英布的妻子和孩子来不及逃亡,悉数被楚军处死。
刘宇背着手看着我收拾了一大袋子的纸壳子和废纸,伸手要帮我,被我拒绝了。
要知道此样说法,分明已经产生混血之兽,这对于注重血脉的兽族而言,尤其是高傲的龙族,绝对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体。
而今我不知他在犹豫什么,竟问我此话当真,我只得将历劫的事情全都告诉了他,好在宋折衣从来没有原则地信我,纵是这般天马行空之事,他没有怀疑过一个字。
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平静下来,蓝恋夏和他满身是汗,他抓过一边的衣服,擦干蓝恋夏背上的汗后垫在他们俩之间。
命谱上写得清清楚楚,我可不就是要做皇后的么,只是做皇帝的那个不是李叹而是你宋折衣罢了。
于是白惊鸿就来了,一瞬就将我从嫦山神君手中解救下来,问我怎么不挣扎。我挣扎啥呀,诓人家果子,本来就是我们理亏,还人家一颗果子是应该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