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其他类型>大明:我每天收到一个未来的快递> 第136章 归根结底,大明是亡于财政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6章 归根结底,大明是亡于财政(1 / 2)

说到这里,魏武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朱老伯,我想到一个主意,反正是展示科技院的研究成果,不如将影响力扩大一些。”

“到时候除了那些官员之外,也叫上一些富商和百姓,让更多人看到科技的力量。”

魏武刚说完,朱元璋就一脸疑惑的开口询问道:

“小武,为何除了官员之外,还要叫上富商和百姓?”

闻言,魏武嘿嘿一笑,继续说道:

“叫上百姓,是为了让他们看到科技的神奇,并且将他们看到的东西传出去。”

“之前我和您说过,科技的发展需要人才,这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殚精竭力。”

“而想要人才就离不开教育,要将术数列为主要学科,朱老伯这一点您开始了吗?”

朱元璋微微一笑并未说话,反倒是一旁的朱标开口了。

“这一点我和父皇已经决定了,将术数加入科举考题,上行下效自然就能达成。”

听到朱标的回答,魏武也不得不感慨,这有权利真就好办事。

随便制定一条规则,读书人自然就会跟着规则走,除非不想考取功名。

既然教育的问题解决了,魏武也再次开口。

“除了教育之外,还要激发底层百姓对科学的好奇,见识科技的厉害并愿意投身于此。”

“只是想做到这点有些麻烦,毕竟怀有热诚的人远远没有追求名利的人多。”

“上次朱老伯让我列出科技院级别与职位,交于您批改核审,其实我也有些想法。”

说到这里,魏武停顿了一会才继续开口说道:

“我建议将科技院级别分为研究员和院士,研究员从一级到五级,院士一共三级。”

“所有人从一级开始,通过个人研究成果的贡献提升等级,同时还要提升待遇。”

“拥有重大成果的研究员,才能在评选院士职位,最好能够得到爵位的赏赐。”

关于爵位的问题,魏武也想过,任何朝代都会严格把控。

所以在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立刻就接上了一句。

“关于爵位的问题,我的建议是只给一些俸禄和地位名望,不参与朝政也没有世袭。”

“当然,朱老伯,您是大明皇家科技研究院的院长,爵位给不给您说了算,我只是建议。”

魏武说话的时候,朱元璋一直保持着沉默。

他心中很清楚,魏武说的没错,名和利从来都是人们最热衷追逐的东西。

所以在魏武说完之后,他也给出了自己的决定。

“如果是拿出了利国利民的重大成果,给他们爵位也是应该,具体咱会细细斟酌的。”

“叫上百姓的原因说完了,接下来是不是该说一下为何你要连富商都叫上。”

“商人逐利,为了赚钱他们什么都敢做,这些人对科技的发展也有助力?”

听完了朱元璋的话,魏武立刻就咧着嘴笑了起来。

“当然有关系,朱老伯您不是一直为钱的事情发愁嘛!叫上他们就是为了钱啊!”

“其实科技院研究的成果,除了较为敏感的那些,其他的完全可以交给他们运作。”

“不过这件事有些麻烦,以后再说,现在咱们先继续说打脸的事情。”

一听到魏武说钱的事情,朱元璋立刻就来精神了。

结果临了魏武话锋一转又不说了,这让老朱如何能受得了啊!

“小武,打脸的事情交给你就好了,咱相信你的能力,还是先说说钱的问题吧!”

其实魏武之所以不说钱的事情,主要是牵扯太大,想实施有些困难。

不过既然朱元璋都问了,他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干脆直接说了出来。

“朱老伯,您难道不觉得咱们大明的商税太低了吗?三十税一简直和没收一样。”

“要知道商税才是国家税收财政的基石,商业的蓬勃发展才是国家稳定的重要收入。”

以往魏武说话的时候,朱元璋都是听多说少,很少会有反驳的情况。

但这次,听完了魏武的话,他却当场开口反驳了。

“小武,咱也知道商人有钱,天下人都知道商人赚钱,正因如此咱才会抑制商业发展。”

“毕竟商**国啊!若是所有人都为了挣钱而去经商,这天下的良田谁去耕作?”

听到这里,魏武不由的摇头长叹了一口气。

“朱老伯,您还记得我之前说过,咱大明末期的时候,收不到税款的事情吗?”

“良田被兼并,人口成隐户,这天下的田地是需要人耕种,可有需要的人无田可耕啊!”

“百姓没有田产,士绅的税又收不上来,江南富得流油,一个江南中等世家随随便便就能拿出百万两银子。”

说到这里,魏武双眸凝实的看着朱元璋。

“您说商**国,可偏偏这世间最大的商人,就是江南那些士绅,商税低最开心的也是他们。”

“口口声声说加商税就是与民争利,收士绅的税就是加赋于民,可他们真能算是民吗?”

“发展商业,最起码在百姓无田可种的时候,还能有一个养活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