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清歌>其他类型>重生1958:我家在南锣鼓巷> 第138章 专利委员会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8章 专利委员会(1 / 2)

按照常正阳的规划,以607所的办公区为中心,在未来二十年以内,将会逐步扩增为华夏的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中心。

产学研一体化运作,中心将会吸收国内各大高校最优秀的人才,不但培养他们,还要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中心这样做实际上就是承担了研究生,乃至博士生培养的任务。

没办法,这个年代的华夏高战并没有研究生学历。

很多人并不明白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只是单纯的以为研究生一定比本科生厉害什么的。

等到大学扩招了,学历不值钱了,大家一窝蜂的去考研,觉得考研能好找工作。

这是一种很大的误解,如果你将从事设计,研发类的工作,那就去考研。

如果你想从事生产类工作的,本科学历就够了。

当然了,如果你只是单纯想捧铁饭碗,想获得一个更高的起点,那你去考研则是无可厚非。

普通人家的孩子,没有背景,能力也一般,铁饭碗考不上的话,不如读一个工科类的本科,踏踏实实的去生产一线做个技术员。

在常正阳的规划里,有了强大的人才队伍后,就能源源不断的研发出新的产品。

这些产品将拿出来,交给其他单位负责生产,中心每年获得一笔技术授权费,这笔费用来研发再投入,购买设备,给职工们发福利。

虽然不能发奖金,但是常正阳会给职工们提供最好的住房,最好的研究环境,解决每一个研究人员的家庭问题,譬如孩子读书,对象工作安排,老人养老等问题。

最关键的是,中心不看资历,只看能力,谁的学术水平高,谁就被重用。

常正阳不止一次在开会的时候提出,能者上,庸者下,,谁要是比他这个所长强,他也可以1退位让贤。

凡是过来视察的领导,以及交流学习的兄弟单位,无不对607所的家属院羡慕无比。

大家都觉得这样的住宅才是人住的。

南北通透,布局合理,还有独立厨卫,用料扎实,隔音效果很好,暖气的保暖效果也很棒。

唯一令他们不解的是,楼下的绿化搞那么大干嘛?

常正阳给出的解释是,让研究员们从封闭的实验室下班后,有一个散心的地方。

607所毕竟是保密单位,总不能让研究员去郊区散步吧?

过来交流的兄弟单位多了以后,大家也开始羡慕607所的财大气粗了,也想学习他们的产学研模式。

这正是常正阳的目的,从去年开始,他和数十家单位领导联名向上级提交了一份关于设立专利委员会的报告。

报告提出,专利委员会统筹全国各大科研单位,高校,工厂的研发成果。

除了军用的,只要是民用的,某家单位研发成果,兄弟单位不能随便拿去用,必须向专利申请。

专利委员会审查后,批准该单位可以使用该专利,每年并拿出一部分收益交给专利所有方。

报告指出,这样可以避免重复建设,避免浪费人力和物力。

同时国家也能对全国的科研状况能有一个全局把控,同时还将统一国内的生产标准。

这份报告一提交上去,就引起了剧烈讨论,赞同者,反对者都有。

赞同的主要是实力强大的单位,他们早就对自己单位辛苦研究出来的技术成果,地方小厂随便拿去用了,连声谢谢都没有。

反对的不用说,主要就是那些地方国企,他们实力弱小,没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和资金,经常拿那些大型国企的产品直接逆向研发。

譬如魔都某家电子厂搞出一款新产品,半年过后,全国各地能冒出几十款质量不同,牌子不同的同类产品。

总之双方为此吵的不可开交,这里已经涉及到了朝廷与地方的利益博弈了。

高层对此也很头疼,经过激烈的争吵后,高层最终拍板同意了该报告。

高层的理由有两点,第一点,可以全局把控!避免重复建设,减少浪费。第二点,统一生产标准,可以保证战争爆发后,大大的减少军队的后勤压力。

这两点恰恰都是常正阳提出来的。

虽然在一众联名人中,常正阳是最年轻的,但是他提出的意见分量却是最重的。

因为他将产学研这条路通过607所这个小舞台走通了。

只要是知情的高层都知道,607所这几年陆陆续续为国家研发的几款拳头生物医药产品,大约创造了近二十亿美刀的收入。

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为很多重点项目解决了急切需要的资金。

不仅仅如此,外交系统的同志!还用某些产品的出口配额,打通了很多欧罗巴国家的上层通道,取得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成绩。

常正阳用鲜活的例子告诉了领导们,科学家不仅仅是花钱的,他一样能挣大钱。

做生意不仅仅是有形的实物产品能挣钱,无形的专利技术也能挣钱。

因此在即将挂牌的专家委员会里,他将担任副主任一职,实际主持工作。

因为专家委员会的主任是周公兼任的。

实际上如果他的年龄再大十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