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份的燕京正一年是最冷的时候,今天格外的冷,气温直接逼近零下二十度。
一辆大巴缓缓的开进404局,常正阳,以及目前在局里的所有调查员,站在广场上,看着缓缓行驶过来的大巴。
大巴在常正阳面前停下,车门打开,司马灰从车上跳下来,快步走到常正阳面前。
“老师,我把他们带回来了。”
常正阳说什么,只是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看向大巴。
此时已经有人从大巴上走下来了,捧着一个用盖着国旗的骨灰盒,紧接着,后面又走下来一个人,同样捧着一个盖着国旗的骨灰盒。
一个,又一个……
当大巴上再没有人下来的时候,大巴前已经排列着一排手捧骨灰盒的人,一共有十三个人。
北风更大了,刮在脸上就像被刀子割一样,刺疼,刺疼的。
每个人的心,在这一刻也是刺疼,刺疼的!
常正阳默默的走到第一个下来的人面前,抬手抚摸着骨灰盒,眼里不知不觉湿润了。
“成子,回家了……”
他就这样,对着每一个骨灰盒说一遍回家了,每说一次,心里都像被刀子插过一次。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没有他制定的暗网计划,刚子这些人也许就不会死。
人固有一死,但是刚子他们太年轻了,都是二十来岁的大好青年,他们都还有成家立业,还没看到盛世年华,却牺牲在异国他乡。
“敬礼!”
是没有人举起手,放在鬓角旁,心情沉重的看着骨灰盒。
“礼毕!”
常正阳放下手,转身看着每一个人,缓缓扫视着每一个人的神情。
“同志们,李文刚同志他们牺牲了,虽然我没有办法告诉你们他们为了什么事牺牲的,但是我要告诉你们的事,李文刚同志他们的牺牲,祖国会永远铭记着,我们每一个人来自五湖四海,来自天南地北,但是我们和李文刚同志他们,面对危险,迎难而上,时刻准备着报效祖国,我们走在一起,是因为我们有着一个共同的信念,要为华夏的繁荣昌盛而努力……”
……
李天刚家里,煤炉子上的铝皮水壶烧着水,屋里虽说不是温暖如春,但也在零度以上。
李母靠着煤炉子纳鞋底,小女儿李文娜盯着煤炉子上的小番薯,嘴里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娘,可以吃了吧?”
李母头也不抬道:“急什么,还没熟呢……”
吱呀!
房门被人从外面推开,寒风吹进屋里,李文娜冷的一哆嗦,不满的看向门口,当她看清楚来人时,顿时开心的扑过去,嘴里大喊道:“爹!”
“当家的,你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李母惊讶的走过来,李父抱起李文娜,往她嘴里塞了一颗水果糖,对李母说道:“我也不知道,厂里让我回来的,说会有领导到我们家。”
“有领导到我们家?”
李母更加纳闷了,看向了李父,对方摇头道:“别问我,我也不知道什么事。”
李母沉吟片刻后说道:“会不会和文刚有关,也不知道他去了哪儿执行任务了,一点音信也没有……”
李母说着说着,突然有些害怕起来,她想到了一种可能,一种她最不敢面对的可能。
只见李母脸色一白,身体晃了晃,手中的布鞋掉在了地上,然后一把抓住李父的胳膊,颤声道:“当家的,你说我们俩文刚会不会……”
李父脸色一变,随即沉声呵斥道:“别胡思乱想,老大他好着呢……”
只是李父没有发现,他说话时的颤音,显然他也想到了那个他最不愿意面对的结果。
大儿子李文刚是他们两口子最大的骄傲,年纪轻轻就是正排级,胡同里说亲的都快把他们家门槛踏破了。
可是越优秀的人,越会去执行危险任务,然后牺牲任务途中,这些年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就连他们胡同里都有过几家这样的情况。
夫妻俩互相给对方打着气,只有年幼无知的李文娜嘴里吃着水果糖,眼睛一直盯着煤炉子上的小番薯。
吱呀!
门又被推开,这次进来的是李家的二儿子和大女儿,李文刚的弟弟李文峰和李文秀。
尤其是李文峰,大家看到他的时候都很惊讶,因为李文峰在晋省插队,按道理是没空回来的。
李母一看是两年没见的二儿子,惊讶的一时间忘了李文刚的事,快步走到李文峰面前,看着他黝黑的面庞心疼道:“人黑了,也瘦了,对了,你怎么回来了?”
李文峰将行李放下,喜不自胜道:“娘,我被燕京日化厂录用了,还是正式工,你们是不是知道我要回来,所以才迎接我的?对了,大哥呢,”
李文峰进了燕京日化厂?
这可是全燕京效益最好的几家厂啊,就连他们街道办主任家的二丫头想进这家厂,不知道托了多少关系,也只是弄了个临时工的名额。
李母被这消息冲击的有些头晕目眩的,紧紧抓着李文峰的手臂连声说好,只是当她听到李文峰问到大儿子的事,她似乎又想到了之前的担心,喜悦的心情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