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将七十的柳镇年再次出山了。众人对这个结果有些意外,他们本以为这位‘老贼’已经百病缠身了,不久便要死去;可他依旧穿着昔日的公服,踏着矫健的步子,双眼有力地扫视前方,然后登上都堂,端正地坐到虚位已久的宰相公案前,双手垂下,极具威严,精神矍铄。官员们不得不佩服他的气概,纷纷跪拜在他的面前:“恭迎柳相!”
“都起来吧,”柳镇年捧过一个木匣子来,从里面取出几张文书,“诸部司的官员都到齐了?”
钮远朝着身后瞅了瞅,顿时怒色禀道:“丞相,兵部的堂官是一个没来,那叶永甲干什么去了!卑职立刻就去把他们带过来!”
柳镇年笑道:“奉相不必着急,这是老夫特意安排他最后一个到的。”
钮远猛然抬头,定定地看向柳镇年;身后却已传来两个人的声音:“下官兵部尚书叶永甲、侍郎蔡贤卿,拜见丞相!”
众人打眼望去,只见叶永甲和蔡贤卿一前一后地登上堂来,给柳镇年行了礼。
“你知道我为什么……让他们等着你?”柳镇年饱含深意地笑了笑。钮远依旧趴在地上,不肯站起。
叶永甲不顾左右两旁疑惑的眼神,严肃回答:“下官不知。”
“那你们兵部应该知道,福建炮击一事影响很大,如果选用非人,处置不好,沿海可能就要出大乱子了,”说着,柳镇年拿起手中的公文,放在了叶永甲眼前,“看吧,这是漳州知府的上奏,其言西洋国又派了廉崇文来,他谴责了朝廷一通,并要入京来质问我们,大概四五天后就能到了。”
“老夫考虑到,叶尚书你曾经与西洋人打过几次交道,经验要比其他人丰富,所以想要把处分大权尽交与你,百官僚属为尔所用。你就说一句话,肯不肯为国家效力?”
众人纷纷抬起了脑袋,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望向那个身形清瘦的兵部尚书。谁人能够想到,此人连进入中书省的资格都没有,竟会受丞相这般青睐,骤然授予这样的大权,完全是一副接班钮远的架势。而昔日叱咤风云的二把手钮远呢,此刻的心情就像掉进了冰窟窿,浑身上下都僵住了,手脚不能移动一寸。
叶永甲面对着堪比宰相的重大权力,却倒吸一口凉气,面无颜色。这倒不是因他高风亮节的缘故,而是他太过了解当今的局势,此事不仅仅是维护国体那么简单,其中还牵扯着柳党和清流之间的明争暗斗,现在接过执政大权,那便是站在风口浪尖之上,每一步都是如履薄冰——尤其他的根基尚浅,也因变法与许多朝中大臣交恶,一旦举措失当,很可能将步钮远的后尘。
“你不敢接吗?”柳镇年皱起眉头,这可不是他当初印象里那个锐不可当的年轻人。
“丞相,叶大人早先就有接手这个大案的意思,还与在下常常提及,打算为您分忧。他岂是个畏怯的人!”蔡贤卿连忙接过话来,“只是未有明旨降下,恐怕无以服众,故不敢接。”说罢,他特意一瞥叶永甲。
叶永甲被他这么一逼,冷汗也流下来了,自知没了退路,连忙说道:“蔡侍郎深知卑职之心,卑职正为此事忧愁。”
柳镇年哈哈大笑:“这个说出来便好了,有什么难以启齿的!不就是要陛下的诏书吗?天子圣明,已然早有预见!”说着,他从匣子旁边取出另一张文书来,那干净的白纸上面用朱批写着:‘令兵部尚书叶永甲专权理会炮击一案,无论部省百司,俱从之’,末尾钤上了皇帝的玉玺。
“虽然不是正正经经的黄绫诏书,但也是皇上御笔,足以为信吧?”柳镇年依旧朝着他笑,脸颊上的皱纹都叠了起来。
“柳相重托,卑职敢不从命!”叶永甲作了一个深揖,捧过诏书,任凭后背的汗水流淌。
百官退后,高继志和陈同袍两人先行离开了大殿,径直坐轿回了官署。高继志刚刚迈进二堂,便脱下官服,扔给了身后的陈同袍。
“柳公如此信赖叶大人,看来一年后中书省空出来的位置,已经非他莫属了。”陈同袍将衣袖口捋了捋,有条不紊地放在了木衣架上。
高继志随手取了一杯冷茶,坐上圈椅,郁闷地叹了一口气,良久才道:“柳党的权势不比前时了,他们需要听听大多数人的意见。钮远说好了,桂辅走后的位子是要荐举的。”
陈同袍撑开脸上的皮肉,笑了起来:“您犯了错误,不应该这样天真的。”
高继志慌张地笑了一下,只这一瞬,之后便归于平静:“是吗。我太恨柳党了,总觉得不数落他们几句,心里便不痛快。啊,这个毛病我会改的。”
陈同袍貌似没在听他的辩解,顾自说道:“不管怎么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既然还能控制皇上,那对付我们这些人岂不轻而易举?荐举嘛,他逼着我们推荐叶永甲就是了。何况这只是钮相承诺的,至于他能不能兑现……您没看到他方才那个样子么?”
这突然问了一句,使得高继志有些措不及防,他第一次感觉陈同袍没有丝毫感情的僵硬声音如此奇怪,开始有了戒备之心;尽管他没有注意到钮远的模样,但还是扯了个谎:“我看到了,简直令人发笑。不过你再描述一番,使我辈好好出一口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