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七日后,乐东城再次进了辛府,得到的还是一盏白水。
偌大的辛府,就他一个人坐在会客堂中,冷冷清清的。
无要事,不见。
辛容只是交待程千芷,不许乐东城接近辛府的后厨,更不许他在辛府随意逛游。
翌日,早朝后,清凉殿。
辛容义正言辞说道:“陛下,如今臣等所用的律令,皆是前朝遗留下的,残缺不全不说,有些也不适合当前国情。臣以为,当修整一套全新的东凌律。”
穆盛甚为赞同,若修整一套东凌律,那自是可以流芳百世的。
“此事关乎国体民生,朕会下旨,由你和廷尉卿、三公曹、洛京令,共同修撰。”
辛容朗声说道:“陛下圣明,此律一修,我东凌国诸事皆有准则,后世也有法可依有律可鉴。”
水丘辞心中欣慰,重修律令再加上他的提议,一定能让辛容安稳待在朝堂。
他静静地听着其他人的奏报和议事,就等尚书令严晖之开口。
严晖之再三考虑说道:“陛下,如今右扶风的百姓服徭役可得报酬,而其他郡县尚未施行,导致不少百姓脱籍当流民跑去了右扶风。”
穆盛当然知道,不能只有一个郡减轻百姓负担。
可全国都如此,其他郡县没有足够的银钱支撑。
“先让各郡县核算服徭役所需支付的银钱数。”他沉声说了一句。
水丘辞趁机说道:“陛下,各郡每年征收赋税后,都要拿出相应户数的赋税,给与侯爵食邑。但粮食也不是一时吃得完的,倒不如先给一半,剩下一半用朝廷文书代替,可以随时支取。”
辛容听了水丘辞的话有些疑惑,第一反应就是,你管人家什时候吃,再说粮食可以换钱用啊。
她第二反应,就是意识到,剩下一半发放食邑的粮食,就暂时在朝廷粮仓里了。
至于,这些侯爵什么时候支取……
水丘辞作为尚书令的属官,要奏报的事情自然是经过尚书令同意的。
严晖之正等着穆盛的反应,他没有自己说,而是让提出建议的水丘辞先说。
万一此事陛下不答应,或者遭到朝臣强烈反对,他作为尚书令还有周旋的余地。
穆盛心中一震,随时支取说得好听,不就是将一半粮食先扣下不发。
所谓的支取文书,其实就是朝廷的承诺。
这种“承诺文书”其实在《西凌记》里有记载。
前朝武帝曾经用罕见的白鹿皮,烙上银钱数,印上御章后,用来代替远运的银钱铜币,作为支取凭证,并且重复使用。
如此一来,可以延缓诸侯食邑的给予,最大限度调度粮草银钱供给河湟地区。
一味安抚不出战,有几个较大的羌族部落越来越猖狂,是该换个抚羌校尉了。
穆盛眼神在辛容和水丘辞身上来回扫视,说道:“严晖之,着户曹尽快核算去年各郡食邑。前朝武帝用过一种白鹿皮币,你可知晓?”
严晖之作为尚书令,当然通读经史子集,他心中意会立刻回道:“臣会让户曹尽快制印一些。”
辛容哪里知道《西凌记》中有什么白鹿皮币,但她明白这么做就是为了尽量拖延甚至克扣给豪族的米粮。
虽然列侯们都有私占的田地,根本不依靠食邑过日子,但是直接这么做,难免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和抵抗。
不如,先拿别人开刀……
“陛下,官吏领了俸禄,也是要拿去购买米粮绵帛的。不如俸禄也只发一半,另一半用文书代替,随时换取官粮。”
此言一出,不仅周围几位重臣,连穆盛都惊了一下。
这是拿自己开刀!
严晖之胡子一翘,暗道:这个辛容,都做司隶校尉了,还是这么胡闹!
其它重臣:你自己过的粗糙,不要带上我们啊。那点俸禄都不够用的,还要扣一半。什么随时支取,倒时肯定有托辞。
水丘辞知晓辛容明白自己的用意,心中惊喜。
不过,他眼底的柔情瞬间被严肃之意盖住,反驳说道:“辛大人,整个东凌国,大大小小官吏三万多,如此施行,程序繁复不易操作。”
辛容看了水丘辞一眼,顿时了然,他俸禄太低了才六百石,这好办呐。
“那就我们两千石以上俸禄的,这么做。”
严晖之与其他重臣:你自己愿意就行,不要代表我们啊!
穆盛心中暗喜,却面无表情地扫视殿内半圈。
严晖之心中无奈,也只能先开口了:“辛大人有此举,不愧为国之栋梁。臣也愿意如此。”
其它重臣反应过来,纷纷附和。
事已至此,陛下意决,谁敢不同意啊!
议事之后,在出清凉殿大门时,辛容趁人不